第A05版:在侨乡大地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1/2024-08-06/A05/28141722869030110.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锚定“五篇大文章” 激发金融新活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4 年 8 月 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锚定“五篇大文章” 激发金融新活力
——2024年上半年江门金融业发展情况报告

    盛夏时节,侨乡大地绿意葱茏,繁花似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遍了侨乡大地。

    去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做好相关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江门金融系统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有力推动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和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为江门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贡献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向“新”发力,提“质”奋进。今年上半年,江门金融业交出了亮眼的“金融活水润侨乡”答卷: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301.79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二;江门保险机构资产总额635.07亿元,赔付支出50.03亿元。金融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江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江门日报记者 陈倩婷

    指导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门监管分局

    策划:谷江民 朱卫星

    统筹:吕胜根 万娉慈

    科创和金融“双向奔赴”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在支持企业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江门市镇怡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镇怡实业”)生产车间,多条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忙碌工作。“我们对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改造下了更大工夫,银行的支持给予了我们很大的信心。”镇怡实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门银行机构主动上门走访,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为企业量身推荐了专精特新“小巨人”贷款,助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于创新型企业的科技研发、设备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江门企业对融资的需求大幅增长,成为当前我市创新发展面临的新趋势。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金融系统铆足干劲,深耕科技金融领域,通过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宣讲、加快编制设备更新首批企业名单等措施,进一步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持续优化配套环境,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等货币政策工具快速落地,引导科创和金融“双向奔赴”。

    我市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发展科创金融特色支行,优化科创金融市场体系,提升创新型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

    ——“画像”更精准。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发布“科创企业多维评价体系”,判断企业发展实力和风险状况时,更加注重对科创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的有效评价。

    ——产品更适用。农业银行江门分行、中国银行江门分行、江门农商银行等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痛点,创新推出了专属金融产品服务,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便利。

    ——服务更专业。工商银行江门分行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发力,积极招引理工科人才,专业涵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努力提供“懂行业、懂技术、懂企业”的金融服务。

    截至5月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5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覆盖率6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获贷企业占全部获评企业的占比均超过80%;截至6月末,江门保险机构承保科技企业1425家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793.13亿元。

    金融“活水”润泽“无废城市”建设

    垃圾仓、发酵池、焚烧炉、余热锅炉……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台山市静脉产业园内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看到两条处理能力为500吨/日的生产线正忙碌而有序地运转着,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余热锅炉吸收后,形成过热蒸汽,进而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据介绍,该处理厂一年的发电量可满足50多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此外,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过筛分后,可分离出铁、铜、铝等不同的金属,实现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余料经综合利用可制成环保砖。这既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把昔日人人嫌弃的生活垃圾,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少不了金融活水的支持。我市银行机构主动对接该园区的资金需求,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协作,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该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超6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无废城市”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实践,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支持“无废城市”建设,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留下金融足迹。

    2023年12月,我市制定印发了《江门市绿色金融支持“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作为广东省首个金融领域“无废城市”支持文件,《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提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创新金融产品,为江门“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今年以来,我市绿色金融发展势头良好,绿色贷款稳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江门市绿色贷款余额1017.40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与固废处理及利用关联度较高的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贷款余额合计303.26亿元,占绿色贷款的比重为29.8%。

    在2024年江门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评估迎检自评指标中,江门市57项建设指标和20项省评估指标总体达到广东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指标目标要求,7项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96.6%,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量较建设前下降62%。

    从草木葱茏的森林公园,到绿树环绕的城乡街道;从开窗见绿的宜居城市,到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如今的江门,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擦亮普惠金融为民底色

    解决农业贷款老大难问题

    新会陈皮是江门家喻户晓的特色产业。江门市新会区农户谭先生种植了约6.57公顷新会柑,由于种柑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谭先生。江门银行推出“陈皮贷”产品后,缓解了谭先生一直以来的压力,他成功在银行拿到200万元贷款。

    在江门,像谭先生这样能获得专属融资支持的农户或小微企业主并不在少数。

    近年来,我市积极出台融资配套措施,打造“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担保补贴”的联动支持模式,有效推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快速落地。银行保险机构聚焦小微企业经营性资金需求,充分发挥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和拓宽增信等方式,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市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90.3亿元,同比增长27.8%。

    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金额小”等农业贷款老大难问题,我市制定了现代设施农业贷款贴息办法,引导更多金融资金投入现代设施农业,并持续深化全国首个地级市的“三资平台”数据金融应用项目,促成2家银行机构成功对接“三资平台”数据金融应用项目,今年以来为82户农户提供贷款近6000万元。

    此外,我市以“信用+产业”方式大力推进信用村建设,其中,以“整村授信”方式向692条信用村授信共计141.32亿元,同比增长15%。截至5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147.74亿元,排名全省第三,有效支持江门实施“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

    “不用去网点就能换零钱,好方便!”今年4月,我市在开平沙塘镇三点三街、江门启明里、新会陈皮村、鹤山龙船谷等多个旅游景点举办三点三“零钱包”派发服务日主题活动,为经营商户和游客提供现金知识宣传和“零钱包”兑换服务。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曾因缺零钱而颇感不便。今年以来,我市着力优化人民币现金“零钱包”服务,推动“零钱包”业务覆盖全市办理现金存取业务的银行机构,并深入周边社区、商户,把这份温暖的服务直接送到了市民的家门口。截至2024年7月29日,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放4.9万个“零钱包”,累计发放超2000万元。

    在做好普惠金融服务的同时,我市持续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节点,深入社区、商圈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群众树立正确理财观,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6月开展的第十二届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中,全市共开展“七进”宣传活动近1000场(次),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

    养老金融有力度更有温度

    近日,江门一老年人纸尿片专业生产企业获得纯信用养老贷款500万元,标志着江门首笔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正式落地。

    2024年4月,人民银行会同民政部等四部委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期限至2024年末,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并将支持范围扩大至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

    该老年人纸尿片专业生产企业被纳入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企业名单,符合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的支持范围。近期,经济环境持续恢复,企业生产订单也在不断增加,该企业欲响应国家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号召,扩大老年人纸尿片生产规模。目前,企业在建生产车间一幢,未来几年加建2—3幢新生产车间。

    “今年我们已经将大部分闲置资金预算倾注在厂房建设和生产线扩建上,因此分配在购买原材料、提高产量的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迫切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市银行机构积极走访对接企业的融资需求,充分运用人民银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低成本资金,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以纯信用的形式向该企业发放贷款500万元,利率较一般同类型市场主体优惠,让企业切切实实获得金融实惠。

    “非常感谢银行这笔贷款的支持,获得这笔贷款后,我们可以在继续加快厂房和生产线建设的同时,立刻购买材料进一步提高产量,在未来几年生产出更多适用于老年人的高质量纸尿片了。”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

    金融创新实现新突破,“适老化”服务再升温。今年以来,我市银行机构全面开展服务适老化改造,在网点内设置爱心窗口、绿色通道、无障碍通道,提供存折、零钞兑换、国债咨询购买等传统金融服务;上线手机银行老年版,优化手机银行操作流程,积极运用移动金融设备拓展支付服务外延,灵活采用视频验证、上门服务等方式,打通行动不便、患病等老年群体办理金融业务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赋能惠企又便民

    不久前,在江门从事日用品销售的李先生遭遇经营困难,他急需一笔资金来维持公司日常运营。因为以前都没办过贷款,不知道到哪里咨询,李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粤信融”平台首贷服务中心线上提交了申请表。“银行当天就跟我联系上了,表示可以用信用担保方式提供30万元的贷款。”李先生高兴地说。

    让李先生受益的“粤信融”平台首贷服务中心,是我市普惠金融数字赋能平台。我市银行机构依托该中心的功能模块,精准开展线上融资对接,有效提升“首贷户”融资服务的可获得性。今年上半年,我市银行机构运用该平台发放首次贷款1642笔,金额20.17亿元,同比增长56.24%。

    数字化是实现金融服务既“普”又“惠”的利器,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数字金融平台建设,为企业精准画像,不断优化数字金融环境。

    记者了解到,除了“粤信融”平台首贷服务中心,我市还积极推广“中小融”“信易贷”“农融通”及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等线上融资平台。在2023年广东省制造业贷款贴息中,我市通过上述平台,为全市337家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争取贴息补助1312万元,实现授信金额约27.9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占全省补助金额13.12%。

    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简称“中征平台”),我市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电池、装备制造、建筑等15条重点产业链的支持,并在平台上培育形成20条上规模的产业链,累计支持核心企业供应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499笔,融资金额12.54亿元,同比增长50.72%。

    数字人民币,惠企又便民。今年上半年,我市不断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了全省首个数字人民币关联境外银行卡进行跨境支付巴士的消费场景、江门首个数字人民币财政统发工资场景,并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和社保费境内外人士“全覆盖”、企业和自然人缴纳“全支持”、线上和线下办理“全畅通”。

    据悉,目前我市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开立数量、流通量、落地商户数量等主要指标在广东省内均名列前茅。截至6月末,全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07.85万个;数字人民币流通(转账、消费)总计540.25万笔,流通总额16.25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18.96万个。

    数读金融

    ●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301.79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二。

    ●截至6月末,江门保险机构资产总额635.07亿元,赔付支出50.03亿元。

    ●截至5月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5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覆盖率6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

    ●截至6月末,江门保险机构承保科技企业1425家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793.13亿元。

    ●截至6月末,江门市绿色贷款余额1017.40亿元,同比增长29.9%。

    ●截至5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147.74亿元,排名全省第三。

    ●截至6月末,全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07.85万个;数字人民币流通(转账、消费)总计540.25万笔,流通总额16.25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18.96万个。

    切实把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细

    金融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息息相关。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在助力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发力点,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针对性部署,对于切实加强金融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以来,江门金融业以实际行动,努力在侨乡大地写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切实服务社会民生,有力助推侨乡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总结、宣传江门金融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情况,交流江门金融机构在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本报特推出《在侨乡大地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盘点2024江门金融半年报》特刊。

    普惠金融,服务人民。普惠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江门日报社与江门金融业携手打造的江门普惠金融节,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成为江门金融业一年一度的盛事,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在此背景下,为持续推进我市普惠金融工作,活跃金融行业文化,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主题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2024江门普惠金融节今天启动,本报今天推出这次特刊,是送给2024江门普惠金融节的一份厚礼,也是对江门普惠金融最新发展成效的一次面向大众的集中展示。

    勇于担当,砥砺前行。愿江门金融业进一步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切实把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细,为侨乡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吕胜根)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