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四链”融合,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全局谋划,与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论逻辑一脉相承,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四链”融合有助于解决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是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有效路径。
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任务,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出了新要求。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理念一以贯之地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明确了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内在逻辑,这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对加速演进的世界大变局和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局势进行全面深入的系统谋划和顶层部署。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应做好前瞻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加强系统谋划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决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主动布局、系统谋划,推动我国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我们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思政课建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要将立育人之德、树有德之人的价值观念贯彻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之中,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融入落实到“第一课堂”,将思政引领价值塑造内化到“第二课堂”,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全方位贯通,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真正做到将价值塑造、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融为一体,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培养真正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主动联动中小学校加强协同合作,遵循教育规律,把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体现在目标设定、教育过程、评价方式、队伍建设和培养方向等多个方面,避免出现错位、失位、越位现象,在梯度、深度、高度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在“纵向一体化”方面做到“上下贯通”,既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也兼顾“邻里间”上下游;在“横向一体化”方面做到“左顾右盼”,教育活动涉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要通过各结构要素合理配合,整合资源打好家校社组合拳,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功能优化,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拓展育人空间,画好校内外育人同心圆。
我们要实施“全人教育”思想理念,推动“五育”融合发展。“何为人、何以成人、成为何人”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探究的根本问题。高校要把育人为本作为自身战略选择,“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全人教育是培养“全人”或“完人”的教育,全面育人要贯彻“全人教育”理念。健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应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相互衔接、彼此支撑、交叉融合、互促互进,形成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基、以美为尚、以劳为要的均衡发展新格局。高校应做好“五育”融合顶层设计,以价值塑造为导向,引领“五育”改革创新;以分层分类为机制,构建“五育”协调发展和动态均衡体系;以交叉融合为手段,强化“五育”之间的关联衔接和互促互进,进而培养明德、达智、强体、尚美、崇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重全局部署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决定》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我们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四链”融合,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全局谋划,与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论逻辑一脉相承,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依赖于创新链的支撑,创新链的完善与提升需要人才链的推动,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链的保障。“四链”之间的深度融合、有机联动、高效协同,才能前瞻性布局、全局性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四链”融合有助于解决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是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有效路径。
统筹整体推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决定》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我们要聚焦育人、聚人、用人、留人等环节,整体推进形成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关键。支持优秀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强化一流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全面释放人才创新活力,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界要秉承开放的人才观,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充分营造适宜高层次人才发挥才干的生态环境。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高校要把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作为战略任务,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在全社会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磁场和大舞台,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
(李阳,五邑大学教务处全面育人中心主任、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