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侨都·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跨学科视域下主题学习实践探究
以评价为驱动激活小学英语课堂
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思政教育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利用多元化手段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8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思政教育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将学科资源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江海区新民小学 伍顺燕

    构建“思政载体”

    思政课程的核心在于以课本内容为基石,深入挖掘其显性与潜在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学校各门课程均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功能与思政资源,通过提炼教材中的爱国情怀、历史文化等要素,结合具体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思政载体”,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启蒙和人生哲理的引导。

    以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为例,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政元素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教师可挖掘古诗词中的道德教育、历史教育、情感教育等元素,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通过讲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同时,借助古诗词中的忠诚、孝顺、仁爱等道德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升道德品质,深化对思政元素的理解与认识。

    拓宽“思政渠道”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突破时空界限,拓宽“思政渠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与实践机会,丰富语境。

    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及网络资源等多元化载体的引入,使小学传统思政课堂更加情景化、立体化。网络资源的便捷性更是极大地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时空范围,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课外学习。面对社会资源的快速更新,教师应提炼、整合、加工,对接学生情感需求,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创新“思政方式”

    在“大思政”背景下,每门课程都应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教师应主动革新教学理念,践行德育并举、立德树人的理念,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并创新“思政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思政课与信息技术课的交融发展,增强思政课的预见性和可及性。

    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和思政教育领域的知识图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清晰的知识梳理和关联展示。然而,在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教师也应关注相关问题,提前制定必要的对策,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思政教育。

    我们需要灵活运用教材资源,进行多方面的融合创新,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时代的有用之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