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敢教盐碱换桑田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
明确双化协同两大发力方向
我市一案例入选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典型案例
“新会陈皮非遗课堂”入选广东省2024年研学精品课程
梁思礼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发布会举行
开平市首批森林GEP转化绿色生态百千万项目动工
《江门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出台
中国残奥游泳队期待闪耀巴黎
9月1日起消防审批“仅需跑一次”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8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教盐碱换桑田
——国家耐盐碱水稻(江门)试验基地的求“稻”之路
广东德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科研单位已经连续四年承担国家南方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该公司培养的秧苗今年将在盐碱地发起新一轮“生存挑战”。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台山北陡,南方沿海边陲小镇。立秋过后,坐落于此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江门)试验基地已连续四年承担国家南方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数以千计的海水稻试验材料迎来又一年晚造插秧,开始新一轮向海而生的考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向盐碱地要粮食不仅是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的重要出路,更是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的有力举措。

    推广种植海水稻,让亿亩荒滩变粮仓,多养活8000万人口,是袁隆平院士生前的第三个梦。成立于2020年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江门)试验基地是袁隆平院士亲自挑选、亲自派人合作共建的基地,至今为我国耐盐碱水稻试验事业发展不断作出奉献。

    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时代方向,记者实地走进国家耐盐碱水稻(江门)试验基地,探访坚守在此“数代同堂”的水稻人,直面他们求“稻”之路。他们一步步向世界难题发起挑战,在“百千万工程”舞台上发扬大食物观,敢教盐碱换桑田,让稻浪滚滚胜海潮,让中国碗里,时刻装满沉甸甸的中国粮。

    (一)

    “挤”满教授、博士的稻田

    “记者朋友,我们的耐盐碱水稻这周开始插秧,你们可以来拿素材了。”收到广东德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天农业”)董事长蔡天比的采访邀请,记者一行随即约定时间,向着大海的方向出发,驱车近2个小时来到台山北陡赴约。

    德天农业自2020年起与国家耐盐碱水稻创新中心、广东省水稻研究所共同承担国家级耐盐碱水稻育种研究课题,共同组建国家耐盐碱水稻(江门)试验基地,是基地日常运作的“管家”。

    驾驶在两边新鲜插上秧苗的乡间道路,远处德天农业挺拔的厂房依山而建,足足占地两三千平方米,高大先进的农机散落有致,门前百米长的水泥路往外连接道路,在山间田野中显得格外气派。这与记者两年多前造访过的德天农业已判若两“企”,那时它还仅是一家小农场,办公的地方是路边一间几十平方米大的矮平房,短短时间变化翻天覆地。

    “蔡老板,越来越成功了!”蔡天比接过记者话茬:“你说笑,只是洗‘湿’了个头,只能‘叠埋心水’干到底啰。”随后,他带着记者来到二楼办公室,并在这里碰到了同样问“稻”而来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生王燕芳。“专程到这里来,是因为我们在做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试验,新一批的耐盐性水稻材料即将插秧作业,也代表着我们新一轮研究试验的开始,所以必须到场记录。”

    不一会儿,记者在4年多前采访过的“老面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颜育民也闻声赶到,大家围在办公室坐下。已年过七旬的颜育民,至今仍每年从长沙远道而来,一年大半时间扎在这里忙活试验。“好久不见,一晃眼几年功夫就过去了。想当年,正是袁隆平院士选定的这里,让我先一步到这来做海水稻试验。他生前也多次说好了一定要抽空到台山的基地来看看。为了对得起老爷子,只要我还能动弹,就会一直干下去。”

    印象中,大多数人都是“发财到广东”,而此刻围在德天农业办公室里的这一桌子人,来自东西南北,却成了“种田到广东”的特例。“每年到我们这里来的专家、学者,基本都有几十位,最多的一次,甚至一下子来了过百位。大家集中到这,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地长出稻谷,让田长出更多的稻谷,这种精神,不仅打动了我,也影响着我。”蔡天比坦言。

    (二)

    返乡种田的“老板”

    台山北陡,是离江门最远的沿海边陲小镇之一。蔡天比在这里出生、成长。他的记忆里,家乡不少地方常受海水倒灌、浸渍,长不好作物,不少人迫不得已,像他一样早早背井离乡谋生。

    三十几岁的年纪,蔡天比却一反常态,返乡种田当农民。“这么年轻就‘想不开’回家当农民?”一句玩笑话,把蔡天比的思绪带回到数年前,那时的他开酒店、商行,是妥妥的老板一位,机缘巧合之下接触海水稻,吃惊之余激起他巨大的兴趣,命运的齿轮也从此转动。

    “后来,我先从种田干起,流转了60多公顷撂荒地正式‘脱鞋下田’,并主动认识了一些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科企单位专家,最终大家下定决心联合在北陡开展耐盐碱水稻试验。”蔡天比几年来凭着一股子冲劲,从完全不懂农业知识,到跟着专家、教授一起下地,“补习”育种、栽培等知识,逐渐成为半个行家,慢慢在丝苗米产业大展拳脚。

    2021年1月,德天农场正式“升级”为有限公司,在专家团队和先进农机的双重优势下,同年在全省首批推行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服务。短短一年,托管服务面积就迅速发展到1300多公顷,其中超过200公顷原本为撂荒地。“虽然效果不错,但全程托管服务模式花掉大量人力物力,农机的损耗超出预期,农户们也没怎么参与进来,碰上歉收的季节,风险更是不堪设想。”蔡天比的担忧不无道理。

    “老板”出身的头脑,也被蔡天比用到种田上。他意识到,和科研单位紧密合作的德天农业,种苗是最直接的“利器”。“以往,农户们种水稻大多是自留种或者混着种,产出来的水稻自然好不了,收购价上不去。对此,我们掏钱买来省水稻所选育的象竹香丝苗的部分使用权,免费送给农户们,并教他们怎么种好,承诺兜底他们的收成,以此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回购。”蔡天比说。

    “免费包收”的象竹香丝苗很快在附近种开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扩展到足足2万多公顷的农田上,德天农业的丝苗米年销售规模迅速发展到6万吨,几千平方米大的加工厂房得以应运而生。“换了新‘套路’后,我们既加速了良种、良法的推广,也提升了丝苗米的产量、质量,顺利拿下金龙鱼、顺德白燕等大企业的订单,我们的定价权进一步提升,大家种田普遍也能每亩地多赚两三百元。”蔡天比说。

    势头越来越好,蔡天比正谋划一个更大的“益街坊”计划,“我们把公司准备流转的300多公顷农田划分为多份,以共享收益的形式‘分’给二三十个‘合伙农场’,并‘一对一’教他们使用先进的技术和农机,提升种粮的‘学历’,以此锻炼更多乡村专业能人,让‘公司+农户’共同进步,更好地合作发展。”

    (三)

    三代水稻人的“同框”

    努力赚钱的蔡天比还有另一番“苦衷”,背后在于科研是“烧钱”的。“自2020年起,我们已经连续四年承担国家南方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试验面积也从最初的2公顷扩大到了如今的逾13公顷,每造试种的材料多达几千种,从育苗插秧到管理记录,整个过程都得确保试验条件不容易错,每个环节都得有专人仔细盯着。一年到头人工费、材料费得花出去不少。”蔡天比粗略估算,每年“补贴”在基地上的经费就超过百万元。

    一造又一造的耐盐碱水稻试验,何时是个头?生长在盐碱度大于千分之六的环境,亩产350公斤以上,是袁隆平院士心中对于“合格”海水稻的科学追求。“水稻的耐盐碱机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在成千上万的材料中不断试验,经过反复试种挑选表现稳定的,再经过长达数年严格的品种筛查,最终才能应用到生产、推广到农户手中。因此,耐盐碱水稻试验是一个非常漫长且充满未知的过程。”王燕芳说。

    过去几年,德天农业与科研单位联合连续四年承担国家南方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数以万计的海水稻材料在这里经历全周期生长,累计选育出“广红3号”“爽两优138”等多个海水稻育种材料或品种,这些材料和品种现已陆续应用于盐碱撂荒地,多次受到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表扬。虽然小有成绩,但距离袁隆平院士定下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仍然任重“稻”远。

    “你后悔过吗?不担心做成‘亏本的买卖’吗?不怕是个‘无底洞’吗?”面对记者的连连发问,蔡天比一脸“淡定”。“说不在乎亏损肯定是在‘吹水’,但是我觉得这值得。我真实体验过盐碱地的荒凉,耐盐碱水稻只要试验成功,造福的不仅是我的家乡,还有全国上亿亩具有农业开发前景的盐碱地。同时,这也算是我们的一种‘投资’,只要这项技术成熟,我们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快落地应用‘变现’。”蔡天比说。

    “我这有个好消息!”颜育民欣喜地分享,国家耐盐碱水稻(江门)试验基地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积累下来不少改造和种植盐碱地的经验和技术,有一家央企对这里的成果很有兴趣,准备近期过来开展合作,有意出资支持探索综合治理经验,一起将盐碱地一步步变成良田。“拉来生意”的颜育民,开心得像个孩子。

    随着雨过天晴,德天农业门外排列整齐的秧苗格外葱茏,密密麻麻的小旗子写满名字,整装待发移栽到盐碱地发起又一轮“生存挑战”。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江门)试验基地工作的人们,也将迎着泥泞,一脚又一脚坚定地向试验田里踩去。

    一瞬间,记者发现,眼前的这一群人,无论是晚年成为“新江门人”的老前辈颜育民,或是半路出家下田的“新农人”蔡天比,还是跨越大半山河而来的博士生王燕芳,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海水稻是他们的“共同语言”。这群人中既有“古稀之年”,也有“不惑之年”,更有“桃李之年”,三代水稻人寻常的“同框”让人动容,从“禾下乘凉梦”到“海边稻浪梦”,在这里“自由生长”的梦想,何其朴素,又何其伟大。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