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浩洋 罗霭靖
我市地处南方丰水地区,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水库众多,河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发展绿色水经济具有资源禀赋良好优势。
今年以来,我市以省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水权、河权改革和宣传推介等工作创新,不断探索水生态向水经济转化路径,做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
推动全省最大一笔面向实体企业的“节水贷”落地
今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江门分行、中国银行江门分行成功向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发放“节水贷”3500万元。这是目前我省最大一笔面向实体企业的“节水贷”,有利于进一步释放节水产业的势能。
据悉,该笔“节水贷”将用于12000立方米/日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建成后不仅能大幅提高非常规水源的利用率,还将有效减轻对潭江(银洲湖水道)的取水压力。“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节省潭江取水量350万立方米,同时减少污水排放量250万立方米,回用水占比提升至30%,全厂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亚太森博公共事务总经理杨欢表示。
这笔“节水贷”成功落地是我市积极探索推进用水权改革,打通水资源价值转化的缩影。
“近年来,我们积极发挥金融要素在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中的作用,主动与取用水企业沟通对接,积极宣传用水权改革,邀请专家对用水权改革事项进行政策解读和工作指导。”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还进一步加强与人民银行等机构交流对接,明晰优惠政策的申报流程和指引,并建立用水权改革储备项目库,聚焦成熟度高和紧迫性强的重点项目进行沟通,“手把手”指导申报工作。
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指引下,我市节水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7月,我市获批成为广东两个全域水经济试点城市之一,承担起为全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的重要使命。
唤醒“沉睡”的河库资源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域资源,建立健全“以水养水”长效管护和水生态资源转化利用工作机制,唤醒“沉睡”的河库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今年7月,鹤山市印发《鹤山市河道经营管理权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推进河道、水库经营管理权改革工作,重点围绕确权、定价、交易、经营开发等环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河道管护,实现“以河养河”。这是全省首个河道经营管理权改革试点方案,为鹤山探索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和河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政策指引,也为省、市探索发展水经济新业态提供参考。目前,鹤山市加快推进宅梧河、杨梅河、三堡河等3条河道经营管理权招租,其中三堡河河段经营管理权已经挂网招租。
据悉,自去年6月入选省全域水经济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紧抓试点建设机遇,坚持“走出去”“学回来”“用起来”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盘活利用治水成果和水利存量资产,以绿色生产要素激活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水生态优势向水经济效益转化,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水文旅文创产品。
在探索河道资源有偿使用方面,我市印发《江门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推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堆砂场等河道资源有偿使用。目前,新会区、台山市正结合非法洗砂洗泥问题整改工作,探索砂石临时装卸点、砂石堆放场有偿使用方案,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在探索水生态资源转化模式方面,恩平市以水库、水电站等资源为基础,建立“一库(生态资源库)一贷(绿色金融服务)一中心(生态产品交易中心)N转化(N种转化模式)”的创新机制,为水生态等资源“赋值”,给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活水”。恩平通过“投贷联动”形式,落实资金4.7亿元,推动镇海湾区供水工程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相关经验入选“首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
做足水经济“招商引流”文章
要做好水经济,就得做足水经济“招商引流”文章。近年来,我市聚焦宣传推广,着力摸清全市水生态资源“底数”,实施水资源“一盘棋”谋划和“一张图”宣传推介,努力做大做强水经济产业。
“我们着力打响优质水库‘名号’,借鉴先行地区做法,将锦江水库、大沙河水库、大隆洞水库等更名为湖,同步在‘百度百科’‘地图导航’等进行推介、标示,大力推动湖库观光旅游、生态休闲渔业、水上运动、优质水开发等业态发展,助推水库资源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该局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引导,组织编制《江门市水经济发展规划》,梳理分析江门市水经济发展情况,坚持近远期相结合,着眼“水+文旅”“水+工业”等8个重点产业,谋划梳理了100多个、投资近400亿元的项目库,构建“五区多点”水经济总体发展格局。
“当下,我们正加快开发江门市‘邑起来’亲水圈水经济推介地图小程序,以‘一张图’形式进行‘招商引流’。”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程序针对不同目标群体进行个性资源展示,通过水经济产业链分析与展示、重点项目与规划可视化、互动评价与社交分享等,精准对接投资、消费等商机,不断提升江门水经济的“人气”“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