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回母校当老师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4 年 9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我回母校当老师

刘丽莺悉心指导学生。
梁彩琼与学生们在一起。
工作中的刘锦昌。
林雪颖上课现场。

    教育事业任重道远,最好的感谢是传承。

    新会被誉为“海滨邹鲁”,历来有崇文尚教的传统,正是一代又一代师者的传承,葵乡教育才能实现接续发展。

    在新会教师群体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新会校园中学习、成长,走出去深造成才,又选择重回母校,接过自己老师手中的接力棒,投身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人才,薪火相传。

    从仰望讲台到站上讲台,从聆听到讲述,从接受到传递……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回到母校当老师,这是多么奇妙的缘分和际遇,而他们一路创新、开拓、进取,也逐渐独当一面。让我们走近这些情系葵乡教育的老师们,了解他们对于教育传承的理解,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简家琳 任晓盈

    新会一中生物老师刘锦昌

    做学生梦想的引路人

    刘锦昌是新会一中2012届优秀毕业生。2018年,师范类院校研究生毕业的刘锦昌在得知新会区教师招聘信息后,原本已经在其他地区找到工作的他,决定再挑战,最后成功回到母校成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回想一下,确实是冥冥中的缘分,我是生物学专业,而母校刚好需要招聘生物老师,我当然要努力一把。回到母校任教,这是教师生涯美好的开端。”刘锦昌笑着说。

    而谈到不忘初心,刘锦昌坦言,自己就是在高中时期萌发出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信念。高中时期,刘锦昌从乡镇只身来到新会一中求学,刚开始,他面对陌生的环境很不习惯,而班主任的关心让他备感温暖。“班主任老师人很好,经常会找我谈心,帮助我缓解压力,鼓励我奋进。我身体不舒服,他还会忙前忙后照顾我,我非常感谢他。”刘锦昌回忆道。后来,刘锦昌在老师的帮助下适应了高中生活,因为表现出色,还被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担任语文课代表。他表示,正因为老师的信任和支持,他才变得更自信,学习上更有动力,“我那时就觉得,当一名老师是很有意义的事,一名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确实是很大的,可以帮助学生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后来,刘锦昌成功考取华南师范大学,班主任还专门送给他一篇文章。“文章不长,但直击人心,教育传承的力量让人动容。正是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更坚定追梦。”刘锦昌说道。

    回到母校,站上讲台,刘锦昌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熟悉的环境,身份的变换,让他更具奋斗动力和激情,“我是从一中走出去的,再回到一中,我也成为一名班主任,看着学生们青春的脸庞,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校园时光,那份归属感很不一样。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践行一中校训,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他们梦想的引路人。”他说。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刘锦昌需要快速成长,他表示,现在自己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学习更多,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取得进步,“一中是百年学府,而成为教师后,我更能感受到它的活力,百年老校正青春。顺应新时代新要求,我们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创新发展,追求高效课堂,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刘锦昌表示。

    上好每一堂课,密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集体备课,精心准备班会公开课,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研讨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参与学科教研交流……刘锦昌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满满当当,他总说充实的工作、生活让他感觉很踏实。在高三开学班会课上,有学生喊话,要以刘锦昌老师为榜样,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那一刻,刘锦昌心头一热,很是感慨:“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我愿意不懈努力做教育的追梦人。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的、向上的影响。”

    新会区实验小学英语老师林雪颖

    “以自己的方式回馈这片培育过我的土地”

    “Happy Teachers’ Day!”“Thank you,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在学生们清脆的祝福声中,新会区实验小学英语老师林雪颖面带微笑,走上了熟悉的讲堂。

    “小学时老师问及我的理想,我脱口而出,就是‘成为一名教师’。”林雪颖告诉记者,她从小目标明确,就是想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2019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到了家乡新会,在此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篇章。2021年9月,她回到母校新会区实验小学任教。

    “在我的学生时代,是老师们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前路,让我学会了坚持与奋斗。”谈及为何选择回到母校,林雪颖动情地说,“毕业后,我想母校是给予我知识和力量的摇篮,或许我能以自己的方式回馈这片培育过我的土地,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飞向更远的天空。”

    熟悉的校园,熟悉的老师,作为2009届的师姐,林雪颖从懵懂女孩到站上三尺讲台,不同的是角色的转变,不变的是对母校的热爱。“从讲台下到站上台,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林雪颖说。

    刚开始接触教育工作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林雪颖当起了学校里其他英语老师的“小尾巴”,不断汲取经验。与此同时,她还通过科组研讨会、教学资料、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打磨自己的课堂成效。经过长期努力,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宜自己的教学方法。上学期末,她连续带了3年的班级在学校评比中拿到了七面流动红旗,实现了自我突破。

    在林雪颖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是热情高涨。“我常常在课堂中融入游戏、视频和分组竞赛等,利用图片、音频、视频带动孩子们进行多模态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林雪颖告诉记者,在学习过程中,她还会积极鼓励学生练习英语口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在学生的眼里,林雪颖亦师亦友。她能换位思考,主动倾听,了解学生存在哪些困难,是学生的“知心学姐”。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有些孩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渐渐对自己学好英语失去信心,导致英语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我们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开解他们,帮助他们重建信心。”林雪颖常鼓励学生,大方给予正面表扬。在她的帮助下,不少孩子在情绪上得到了缓解,英语成绩明显提高。

    “在母校做老师的感觉很奇妙,我能从学生的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所以我可能会更懂他们在想什么。”林雪颖说,不管学生成绩好不好,她都会给予同样多的爱,“班里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不同,需要老师去发现他们各自的优势并给予恰当关注、关心。”她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等待着被发现、被点亮,她愿意成为学生们漫长学习生涯中的一位引路人。

    岁月流转,今年是林雪颖进入教师行业的第五年,已然从“小白”实现蝶变,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青年教师。在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中,她成为一批新教师的“师父”。“希望我能像我的恩师一样,传授给新教师们经验和力量。同时,我也期待有学生因为喜欢我的课,萌生以后当老师的念头。我期待着,未来有更多人来到这里,与母校共成长。”林雪颖说。

    新会陈经纶中学初中英语科组长刘丽莺

    用实际行动报答母校的栽培

    1993年至1999年,刘丽莺是新会陈经纶中学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2003年,她回到母校任教英语,至今已有21个年头,她既是任班主任,又是初中英语科组长。“以老师的身份回到母校,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怀着对母校的情感,怀揣着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刘丽莺在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从学生变为老师,角色的转变给我带来了思想上的改变。当学生时,我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学习,想法简单而自我。而成为老师后,我就开始思考怎样通过传授知识和力量,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身上不自觉地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刘丽莺坦言。

    任教的20多年,刘丽莺不断向曾经的老师和同事们请教,汲取课堂教学经验,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她的敬业精神亦常常转化为看得见的成果,“多年来,我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不少成就,连续七届中考,学生的平均分和优秀率等均位于新会区前列和年级首位。我因此获得‘新会区骨干教师’‘新会区优秀教师’‘新会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刘丽莺表示,能够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用实际行动报答母校对她的栽培,她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深耕教学工作的同时,刘丽莺还积极担起传帮带工作,让教书育人薪火相传。“去年,我教过的一位学生回来经中当实习老师。在实习一学期的时间里,我带着她从上课教学到管理班级再到科组活动,一步步手把手地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她实习结束后带着满满的收获如愿以偿走上了教师岗位,把教育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真的感到无比的欣慰。”刘丽莺感慨道。

    “唯有热爱,方可抵漫长岁月。”这是刘丽莺对教师这份职业发自心底的真实评价。“虽已任教21年,但我对教育的热爱却丝毫不减。”“课前认真细致地备课,课堂上激情洋溢地讲授,课后细心尽责地辅导,十几年如一日般用教学热情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刘丽莺认为,要称得上“合格师者”,要做到四点要求,“一是热爱教育事业,做到敬业和乐业;二是德才兼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成为学生敬爱、家长敬仰、同事敬佩、领导敬重的好老师;三是做个‘多心人’,用爱心、关心、细心、耐心对待班级管理工作,用专心、信心、恒心、虚心对待教学工作;四是教到老,学到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做到与时俱进。”

    在教育事业不断蒸蒸日上的今天,刘丽莺对葵乡教育的憧憬良多,她表示:“希望新会教育真正做到有温度,让广大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同时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为教师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建立教育新思维,因地制宜推行小班制、个性化教学,实行‘五育并举’,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

    睦洲镇睦洲小学校长梁彩琼

    愿用教育的光芒照亮学生的未来

    梁彩琼是地地道道的睦洲人,她说,从睦洲石板沙这座小岛来到睦洲墟镇上学,让她长了见识,也让她心中的教育梦开始生根发芽。

    “小的时候,我很喜欢上学,我觉得学校很漂亮,老师们很温暖,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玩乐是很快乐的事。也是因为小学班主任的影响,我从小就想着,如果长大了能成为一名教师,该是多么幸福、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梁彩琼回忆道。

    2002年,师范专业毕业的梁彩琼回到了家乡睦洲镇任教,那时的她,怀抱着初为人师的热情,不断努力拼搏。而后因为工作调动,她回到了母校睦洲镇墟镇小学任教,这奇妙的缘分,成为她职业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梁彩琼坦言:“回到母校,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第一次站上母校课室的讲台,我现在还能记得当时激动的心情。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传承的力量,也更加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上挑的担子。我立志用教育的光芒照亮学生的未来,成为一名真正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梁彩琼作为学校的年轻血液,教学风格活泼有趣,还经常为同学们带来新鲜的知识,课堂情景剧、趣味作文等创新教学方式的引入,让她的课堂广受学生欢迎,也成为全校乃至全镇的示范课堂。而她表示,自己能够如此快地站稳讲台,离不开恩师们的引导和帮助,“我自己的经历,确实让我深刻感受到‘师恩难忘’这几个字的分量。回到母校任教,曾经的恩师也是我的前辈、同事,他们不吝赐教,以丰富经验指导我进步,鼓励我勇于创新。我永远记得,他们和我说,睦洲教育发展需要更多年轻力量,只有一棒一棒稳稳地传下去,才能不断进步。”

    如今,梁彩琼成为睦洲镇睦洲小学的校长,作为“掌舵人”管理着这所由原睦洲小学和睦洲镇墟镇小学合并成立的乡镇小学。扩建升级后的睦洲小学校园环境更好了,教育教学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教20多年了,我真切感受着睦洲教育的变化,确实是让人欣喜的。而作为校长,我也时常思考,我可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哪些努力。”梁彩琼认真地说。

    作为学校的“大家长”,梁彩琼是忙碌的,在接受采访之前,她才刚主持完一个工作会议,商定好本学期学校的主要活动时间表,研学活动、学校体育节、合唱比赛、拼音游园会、英语剧大赛、故事会活动等,密密麻麻罗列的事项,体现出睦洲小学多元化教学体系建设的成效。“我希望同学们可以享受在睦洲小学求学的每一天,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对未来充满自信;我希望老师们能在这里安心教学,大胆探索多元课堂,得到更多锻炼和全面成长,成为幸福之师。”她表示。

    教师节来临,同学们纷纷向老师送祝福。听到有学生说要以老师为榜样,以后也要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梁彩琼笑得格外开心,“睦洲教育代代传,会越来越好。”她说。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