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就业市场疲态加剧,许多企业裁员、破产,市值下跌。综合外媒报道,美国8月就业增长放缓,新增岗位数量低于预期。
观察人士认为,高利率对美国经济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住房销售疲软、贷款违约率上升,经济低迷已蔓延至多个领域。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之际,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难以消除。
文/新华社、中新网 图/新华社
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
最近几个月,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据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美国8月新增就业岗位14.2万,低于此前初步预测的16万。而7月裁员人数增至176万,为2023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目前,美国企业发布的职位空缺减少,招聘人数也在下降。此外,8月份的就业增长仅集中在几个特定行业,如医疗保健行业、建筑业、餐饮、酒店和娱乐行业。
因借贷成本维持高位、消费者支出放缓,已有大批经营承压的美国企业通过破产来缓解财务危机。
从去年开始,美国零售业遭遇一波破产潮,包括家居零售巨头3B家居、床垫制造商舒达席梦思、派对用品零售商派对城公司等在内的许多企业倒闭。瑞银预计,未来五年美国将有超过5万家零售店永久关闭。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共有63家上市公司和私营公司申请破产,其中有三家公司负债均超过10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已有452家企业申请破产,创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也是2010年以来同期第二高水平。
美国破产申请数据提供商Epiq AACER副总裁迈克尔·亨特表示,高利率环境下,贷款拖欠率上升,债务水平继续增长,预计今年秋季和冬季新破产申请数量将继续增加。
不仅零售业经历挣扎,去年以来,一批知名科技及新能源行业企业也纷纷作出裁员决定,其中不乏谷歌、亚马逊、微软、IBM、英特尔、声田公司、特斯拉等行业巨头。其中,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日前宣布,因部分咨询业务需求放缓,其美国分所打算10月裁员约1800人,这将是该公司2009年以来首次在美正式裁员。8月初,美国英特尔公司宣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将裁减公司15%的员工,共计约1.5万人。
根据Chrunchbase网站统计,2023年,超过19.1万名美国科技公司员工在大规模裁员中被解雇,且裁员潮已延续至2024年。
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
就业市场不振,加上疫情期间美国家庭积累的超额储蓄消耗殆尽,导致消费者支出更加谨慎。鉴于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
彭博社文章指出,随着消费者支出减少,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可能很快会形成恶性循环,反过来导致更多公司裁员。美国制造业联盟主席斯科特·保罗表示,高利率损害了企业对设备的投资,抑制了消费者购买汽车和房屋的行为。
此外,对整体经济形势的担忧还反映在美国股市波动上。9月初,投资者大量抛售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并拖累科技股整体市值缩水。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股价3日暴跌9.5%,市值缩水2790亿美元,创下美国有史以来单日个股市值最大损失纪录。当日,以科技公司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超过3%。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市场经济学家希万·坦登表示,科技股大跌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再次加剧。
摩根大通公司研究部近日将美国经济在2024年年底前开始衰退的可能性提高到35%,2025年年底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保持在45%不变。
美联储降息基本没有悬念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本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降息。
美联储定于本月17日至18日举行货币政策会议。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8月下旬表示,降息时机已到,几乎“明示”美联储将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降息。
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升温,国际金价13日创新高。市场人士认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债危机等因素可能进一步推升国际金价。
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13日盘中上涨至每盎司2614.6美元,收盘于2606.2美元。今年以来,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已推动国际金价上涨超过20%。
分析人士认为,就当前情况看,降息基本没有悬念,主要分歧在于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英国伦敦金融分析师福阿德·拉扎克扎达认为,上述两种降息幅度的概率均为50%。
为应对通胀,美联储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连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过去一年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为23年来最高水平。由于2024年初对抗通胀的进展受挫,通胀形势出现反复,降息一再被推迟。随着通胀数据重新开始下降,美联储嗅到政策转向的时机。
加拿大BCA研究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彼得·贝雷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美联储不太可能力挽狂澜。在美联储于2001年1月和2007年9月开始降息的几个月后,美国经济都陷入了衰退,市场应为此做好准备。
美国奥布赖恩期货公司市场战略分析师鲍勃·哈伯肯说,美国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疲软隐忧仍存,投资者可能希望以黄金对冲美国经济滑向衰退的风险。
据高盛研究部分析,黄金涨势将延续至2025年初。可能导致金价上扬的主要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如果美国实施更多金融制裁或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问题令市场进一步承压,国际金价或将出现更大上涨空间。
相关新闻
欧洲央行或加快降息步伐
美国经济走软及其对欧元区的影响可能是触发因素
欧洲中央银行12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存款机制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50%。这是该行今年6月宣布降息后再次下调利率。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欧洲央行仍坚持不预先承诺特定利率路径的审慎降息策略,但欧元区经济前景黯淡或导致欧洲央行加快降息步伐。
欧洲央行最新降息决定符合此前经济学家和金融市场投资者的普遍预期。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上,欧洲央行宣布将于18日开始实施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欧元区三大利率之一的主要再融资利率与存款机制利率之间的利差缩窄到15个基点,同时边际借贷利率与主要再融资利率之间的利差仍保持25个基点。由此,此次宣布降息后,欧元区三大利率中的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降至3.65%和3.90%。
专家指出,在欧洲央行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背景下,人们一直担心资本市场可能会出现流动性瓶颈。新的操作框架旨在通过降低短期贷款利率,让银行更容易获得流动性。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当天回答记者提问时拒绝对利率前景发表意见。她强调,虽然欧元区工资涨幅有所回落,但仍然太高,服务价格上涨压力比预期更大。
德国联邦公共银行协会总经理伊丽丝·贝特格-克劳斯认为,欧洲央行再次降息是通胀下降、经济停滞和工资上涨趋于平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顽固的通货膨胀风险”尚未完全消除。
欧洲央行12日还发布了对欧元区通胀率的最新预测,将今明两年欧元区核心通胀率(去除能源和食品的价格涨幅)小幅上调。德国商业银行分析认为,欧洲央行仍担心服务业价格上涨带来新的通胀风险,因此下一次利率下调要到12月才会宣布。
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则预计,欧洲央行明年有望加快降息步伐,美国经济走软及其对欧元区的影响可能是触发因素。
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保持一季度的低增长态势,其中德国、拉脱维亚、瑞典和匈牙利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7月,欧洲央行将其对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的评估调整为“倾向于下行”。布热斯基认为,黯淡的增长前景导致更激进的降息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欧洲央行最新预测,欧元区2024年经济增速为0.8%,2025年为1.3%,2026年为1.5%,均较上一次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拉加德表示,欧元区私人消费已经下降,工业生产也更加低迷,降息可以促进消费。
今年6月,欧洲央行自去年10月停止加息以来首次降息,但在7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下次货币政策会议将于10月17日举行。
新闻分析
谁在拖累世界经济增长前景
“中国加剧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对华依赖导致部分欧洲国家经济面临困境”“中国拖累世界经济增长前景”……这些匪夷所思的言论背后,是美国媒体和政客让中国来当“背锅侠”的惯性思维和自私套路。只不过被美国经济政策反复收割、深受其霸权危害的世界各国,对美国这一套路太过熟悉了。
“所谓‘债务陷阱’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工具,西方以此来吓阻中国的全球南方合作伙伴。”肯尼亚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说。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3年国际债务报告》,非洲外债中,商业债券和多边债务占非洲外债总额的66%,中非双边债务仅占11%。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当前债务问题加剧与美国滥用金融霸权及其激进、不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
《纽约时报》报道称,一些发达国家因过度依赖与中国的贸易而面临严峻挑战,如欧洲经济强国德国。去年,德国对华出口下降9%,德国经济出现萎缩。
事实上,乌克兰危机带来的高通胀和信贷成本上升是导致欧洲国家经济疲软的重要原因,而这背后是美国利用地缘危机、产业政策等手段迫使欧洲在能源、货币政策等方面严重依赖美国。
美国拱火俄乌冲突,以军事援助为幌子大发欧洲战争财;推动欧洲大幅降低对俄罗斯能源贸易,借“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进一步捆绑欧洲能源需求,以远高于先前市场价的美国天然气供应压榨欧洲盟友;此外,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拉拢欧洲制造业向美国迁移,进一步削弱欧洲经济尤其是工业大国的“有生力量”,加剧欧洲“去工业化”风险。
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中国经济放缓,令“搭乘中国经济增长顺风车的国家面临困境和风险”。中国对世界经济疲软“负有责任”。
可事实却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0%,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过去10多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的水平。
此外,美媒还倒打一耙,污蔑中国破坏全球贸易体系。
众所周知,美国6年前单方面挑起对华经贸摩擦,随后又鼓噪对华“脱钩断链”“去风险”,肆意扰乱全球经贸体系。而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贸易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厄瓜多尔《每周分析》杂志总编辑阿尔韦托·阿科斯塔指出,中国广阔的市场为拉美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今年5月1日,中厄自贸协定正式实施,进一步增加厄瓜多尔产品出口,提振厄经济和就业。
反观近年世界经济整体走势,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相关的动向正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主要风险来源。
一是财政政策“寅吃卯粮”,大幅举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7月底首次突破35万亿美元,债务不可持续风险加剧。日本无限合同会社首席经济学家田代秀敏认为,美国财政已处于危机状态,爆发债务危机、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加大。
二是货币政策摆尾效应恐持续外溢。8月初,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暴跌超12%,并引发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市场人士认为,日美货币政策路径差异化诱发的“日元套利交易”是本次动荡主因,且这类套利活动是过去30年来第三次达到峰值。
“美国是制造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元凶。”田代秀敏说。
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与稳健发展、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拓展合作,符合每一个谋求繁荣发展的国家的根本利益。美国媒体和政客从不反思自身政策造成的全球性危害,反而“甩锅”抹黑中国,只会继续扩大自己的“信用赤字”,也会最终危及其霸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