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新机遇 新江门——庆祝新中国成立7521/2024-09-26/A08/30151727280944757.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力谱写江门市场监管新篇章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4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深化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江门市场监管新篇章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走进超市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一站式”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中心。
针对计量器具,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与黄金饰品店经营人员进行沟通。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检查。

    在省委、省政府对市委、市政府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工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四大考核”中,江门2021、2022年连续实现A级(优秀)“大满贯”;在已公布的2023年省药品安全考核和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中,江门均获评A级;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考核2020年至2023年分别排在全国第153名、第68名、第52名、第35名,江门连续3年实现跨越式争先进位;“双打”考核连续2年位列全省第一梯队,其中2021年度排全省第一……

    一个个耀眼的数据背后,展现了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的担当作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纵横正有凌云笔,乘风破浪当扬帆。近年来,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和“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工作着力点,认真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更好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不断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文/图 陈敏锐 曾文静

    A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改革

    打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7月15日上午,市民梁女士来到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办理“证照联办”业务,只需要一次提交申请,就可以一次性办理经营主体登记信息变更与许可证关联信息变更,十分方便快捷。“效率真的太高了!以前要先拿营业执照,然后才能办下一个证,现在一次性两个证都办了,已经省了一次跑腿了。”梁女士说,“省时省力,高效便捷。”

    今年6月,江门首笔经营主体登记信息变更事项“证照联办”业务在台山成功办理。这是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推行经营主体登记信息变更与许可证关联信息变更“证照联办”,实现相关事项“一次申报、同步受理、资料共享、联审联办”,推动证照关联的信息变更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的成功实践。

    从“进一门”到“最多跑一次”,从“不见面”到“一网通办”,再到“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服务体验变好的背后,是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的持续革新。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群众对市场监管制度便利、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诉求,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改革,找准改革重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在全国率先推出商事登记政银渠道“31省通办”,创新推出企业开办“视频办”新模式,开启新设经营主体“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全城通办”新模式,实现“全城通办、网上快办、异地可办”。今年6月,该局创新推出“证照联办”服务,更是将营业执照信息变更与相关许可证信息变更有机整合成“一件事”。首批纳入“证照联办”服务的事项涵盖食品生产、药品经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等6大项,相关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间均压减50%以上,实现办事流程更优化、办事材料更简化。

    聚焦服务经营主体发展,该局出台了跨县(市、区)“一照多址”登记工作指引,优化经营主体住所登记流程;实施香港地区简化版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提升香港同胞开办企业便利度;全面推行“省内迁移通办”模式,企业迁移实现“一地申请、一次办结”;全面推行“个转企”行动,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个转企”571户。

    为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该局统筹推进“综合查一次”跨部门综合监管,发布实施首批29项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同时,发布全省首个食品生产领域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部门规范性文件,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

    此外,该局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安全、价格秩序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办结市场监管领域违法案件3177宗,受理消费投诉举报3.4万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逾1500万元。

    一串串耀眼的数据,一项项实打实的便民措施,正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写照。“改革使得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更少、周期更短、流程更优、成本更低,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改革精神和改革举措更好解决群众诉求的信心。”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截至8月底,江门经营主体总量达77.91万户,同比增长6.5%,总量稳居全省第六。

    B

    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作为激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是有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最后一公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其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改革任务、重点工作任务和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奋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今年1月,江门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高标准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增效。9月,开平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市市场监管局全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2021年在全国地级市率先举办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并连续举办3届,今年更是承办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高价值发明专利快速增长,2023年达2908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6件,同比增长45%,增速排名全省第三、珠三角第一。当前,我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6家,支持建设73家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推动4所高校完成1505件存量专利盘点入库,“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中心”和“提升‘一颗柑’‘一块皮’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和特色,撬动百亿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入选广东省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我市不断开拓创新,做好知识产权金融这篇大文章。“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知识产权租投联动,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相关做法获《中国知识产权报》专题报道。3家企业率先获得放款2600万元。”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2023年江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倍增,知识产权质押732笔,排名全国第十四、全省第三,同比增长156.8%,质押登记金额199亿元,排名全国第十二、全省第五,同比增长124.9%,质押笔数和金额年度双指标任务完成率均排名全省第一。今年1—7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287件,同比增长57.33%。

    与此同时,江门加强地理标志培育,“台山蚝”“台山青蟹”分别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目前,全市共有8个地理标志商标;全市累计获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571家,用标数量超3500万个,均居全省第一;全力打造推介地理标志品牌,新会陈皮连续2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榜首;“提升‘一颗柑’‘一块皮’地理标志产权质量和特色,撬动百亿产业融合发展”入选广东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此外,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珠三角9市市场监管局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还入选了广东省知识产权十大亮点,该局联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冒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系列案也成功入选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和全省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C

    以“大质量观”推进质量强市

    推动“江门制造”向“江门质造”迈进

    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无论是坚持制造业当家,还是工业立市、制造强市、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动能,质量是根基。

    近年来,江门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江门制造”向“江门质造”迈进。从“制造”到“质造”,市市场监管局下好“先手棋”,以“大质量观”推进制造强市、质量强市工作。

    为推动“工业振兴”质量支撑更加厚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推出“侨都质量贷”并相继推出7个“质量贷”专属金融产品,发布实施全国首个质量金融增信地方标准,受到市场监管总局有关领导肯定。今年,“侨都质量贷”专属金融产品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截至目前,“侨都质量贷”专属金融产品已累计发放贷款超100亿元,惠及企业超1000家次。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企业发展历程中,质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为更好发挥质量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中的作用,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鼓励我市广大企业或组织追求卓越绩效,不断提升“江门制造”核心竞争力,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市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目前,3家企业荣获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18家企业荣获市政府质量奖,9家企业被认定为市企业质量提升创新中心。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建成首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5G智慧服务站点,建成1个“一站式”线上平台和11个线下站点,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等要素资源,面向企业、产业、区域特别是中小企业,以设备共享、网上通办、专家培训、质量问诊、品牌咨询等多种形式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综合服务,打通质量技术帮扶“最后100米”。

    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江门深知,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发动遴选全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湾区标准”制定工作,以高标准带动江门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截至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公布的215项“湾区标准”中,江门市参与制定其中25项,占比11.6%,充分体现了标准工作的“江门担当”。

    今年以来,江门还持续开展标准引领“两新”行动,推动电梯更新改造61台、工程总造价542.57万元,更换气瓶6.4万件、更换金额831.2万元。同时,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标准认证规则衔接,开展新会陈皮“湾区认证”前期研发工作。

    D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布局

    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和湾区合作

    只有把自身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进行考量、谋划,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先行先试、敢闯敢拼,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找到更多机遇。

    放大坐标,市市场监管局站在谋全局的高度进行自我定位,坚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布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和湾区合作。

    去年7月,由香港位元堂药厂有限公司(以下称“位元堂”)委托生产的麝香活络油,在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称“恒健制药”)生产车间被整齐打包过机,赋上中国药品监管码并装箱,标志着全国第一款在内地注册、内地生产、内地销售的港澳外用中成药,在我市正式生产。

    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充分发挥江门侨乡资源优势,支持本地企业进一步深化港澳合作,多次走访相关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并给予申报指导,成功促成了位元堂与恒健制药携手合作。去年4月,恒健制药完成生产许可变更,成为首批受港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并获省药监局生产许可批准的企业;同年7月“麝香活络油”投产上市,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境外持有+境内简化注册+境内生产销售”的港澳外用中成药。

    为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医疗领域深度合作,市市场监管局还主动作为,联合大湾区办、市卫生健康局成功推动江门市中心医院获批成为“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让江门本地居民和在江门工作生活的港澳籍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国际先进的药械和港澳同质化医疗服务。

    “百千万工程”是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出台“百千万工程”系列专项政策和配套政策,形成“6+6”政策体系;创新开展农贸市场“1+N”提质行动,完成80家市场品质提升,成功打造8家特色农贸市场,市场提升行动经验还在全省现场会上得到推广。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个市场监管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所、7个市场监管所获评全省首批四星所,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三。

    船到中游更奋楫。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市场监管局将坚决落实全会对市场监管领域作出的重要改革部署,加快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市场监管答卷,奋力谱写江门市场监管新篇章。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