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
红日从层峦叠嶂中升起,那么鲜,那么亮;朝霞布满天空,那么明丽,那么绚烂。小河歌唱,田野鎏金。在芳草如茵的学校大操场上,少先队员们正高举右手,向徐徐升起的国旗行队礼。听着雄壮的国歌在耳畔激越回响,看着鲜花般的孩子们脸上呈现出的庄严神色,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那时过国庆的一幕幕又历历在目。
刚上一年级时,老师教我们识的几个字就是“祖国,我爱你”。老师给我们讲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描绘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赞颂祖国的伟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年幼的我们虽然对老师讲的这些知识懵懵懂懂,但心里还是对祖国升腾起一种崇敬和爱戴之情。
后来上了高年级,每年国庆节前夕,学校总要邀请几位老红军、老八路来校给我们讲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卓绝的长征故事,讲述抗日军民“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英雄事迹,还请贫下中农给我们“忆苦思甜”,甚至还要求我们回家吃一碗“忆苦饭”,让我们感受一下旧社会穷人吃糠咽菜的苦日子,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老师又带领我们去参观社队、工厂,看农民们在广阔的原野上辛勤地劳动,看工人们在熊熊燃烧的火炉前挥汗如雨地工作,领略家乡日新月异的新面貌。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二十里外的大队参观。大队支书告诉我们,他们村以前全是盐碱地,1949年前,村民们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生活。1949年后,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有奔头。听着支书激情澎湃的讲述,我们的心里也涌动起奋斗的浪潮。回校的路上,虽然我们跑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脚上磨出了一个又一个大血泡,但没有一个叫苦喊累。
国庆节那天,学校放假,我和几个小伙伴上街玩耍。街上商店、工厂大门前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的巨大条幅格外耀眼。街道上锣鼓喧天,文艺宣传队伍表演的各种文艺节目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赏。一位女孩在高声朗诵一首赞美祖国的诗《十月》:“十月,一首瑰丽的诗,随黄河潮涌,踏长江浪行。祁连山的雪,五指山的雾,凝聚成共和国飞扬旗帜上的经纬……”
“游行队伍来啦!游行队伍来啦!”走在最前面的,一般都是中小学生,随后便是工人和农民等。随着观看人群一阵骚动,人们你推我挤,踮着脚,伸长脖子往前看。游行的大人们一律白衬衫、蓝裤子、白跑鞋;中小学生则系着红领巾,女生穿裙子,男生穿短裤,队伍相当整齐,有手里拿着塑料花的,也有拿着彩带的,有节奏地喊着各种庆祝口号。工人和农民则是扛着各种庆祝横幅标语。最让我们这些看热闹的人兴奋的是展示工农业成果的各种五颜六色花车经过,有棉花花车、水果花车等,印象最深的是拖拉机花车,车上水泵扬着水,很是清凉。每次花车经过都会吸引人们的目光,成为游行队伍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我们跟着人流跑啊、跳啊,尽情地跳跃,放声地歌唱。游行结束了。行走在马路中间的我们依然亢奋不已,大家兴致勃勃地议论哪个队伍整齐,哪辆花车最美……
世界在变,祖国在变,我们也在变。回首童年的国庆节,想想这些年,我们与祖国一道,走进新时代,迎来了更加欢乐幸福的生活。生活在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深深地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