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聂继业
精彩的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全场歌声、笑声、欢呼声、掌声不断,营造了喜气洋洋、幸福和谐、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暖心服务、互动游戏、知识宣传有序进行,带领现场市民群众度过了一个奇妙的重阳之夜……
10月11日晚,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明办、市文联主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和江门演艺中心承办的“兴侨都文化·育时代新风——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之“遥寄乡情侨心暖 今朝重阳胜春光”2024年江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走进百姓大舞台重阳奇妙夜文化活动,在江门演艺中心广场热情上演,带老人“花式”过重阳。
作为江门“兴侨都文化·育时代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和“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紧贴倡导家国团圆、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理念的节日主题,聚焦传统特色文化、非遗文化以及华侨文化,在展示江门文艺志愿服务特色成效的同时,创新方式将传统节日活动与现代过节方式结合起来,丰富了侨乡群众重阳佳节的精神文化生活。
专场演出精彩纷呈
志愿服务闪耀侨都
活动中,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的众多文艺家以专场文艺演出方式,为观众送上了一台高水平的“文艺盛宴”。
随着夜幕降临,粤歌情景表演《家乡变了样》拉开了文艺演出的序幕。紧接着,舞台灯光变幻,舞蹈、歌曲、中国功夫、民乐、快板小品、古诗词朗诵、戏曲等节目轮番上演,生动展现了重阳节登高望远、赏秋思乡、尊老敬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让人感受到五邑侨乡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江门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曾小洁表示,本次活动贴近群众、互动性强,以文艺的力量去歌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侨乡江门对老人的孝敬、对小孩的关爱,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节目中获得精神滋养,坚定了文化自信。
“参加了这么多次文艺演出,第一次这么贴近生活!”文艺志愿者何健东是《家乡变了样》的作词人,这位71岁的老人不仅参与现场演出,演出后还到台下为观众派发礼品,“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营造了文明、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提高了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他说。
据悉,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作为市文联领导下的综合门类文艺志愿服务组织,市文艺志愿者协会自2023年12月27日成立以来,致力于团结、凝聚、动员、引领江门侨乡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投身文艺志愿服务,已开展了多场高水平、多门类的文艺演出和服务,为推进江门“文艺结对文明实践新机制”,以文艺赋能侨乡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互动服务丰富贴心
彰显敬老爱心主题
舞台上,文艺演出精彩纷呈;舞台下,幸福市集也同步展开。
本次活动以“表演+互动”“文旅+服务”相结合模式,除了文艺志愿者的专场演出,现场还设置了文化服务、“银龄手机助理”、有奖互动、文旅服务、美食等摊位,结合非遗文化、文艺展示、便民服务等内容,通过与群众互动交流、提供服务,让大家有得看、有得玩。
当天18时许,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文艺摊位前,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准备着,迎接每一位到场市民。江门本地的传统手工艺、民间技艺、民间工艺品、传统食品以及众多特色美食纷纷亮相。此外,传统工艺如陶艺、漆扇、肌理画、奶油胶、扎染等,以及文创产品如灯笼、风车、手制儿童玩具等,都让市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市文明办在活动现场设置了“银龄手机助理”摊位。帮助老年人群体解决“使用智能手机难”等问题。“现在智能手机功能多种多样,许多老年人并不清楚如何使用,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市委网信办志愿者李明表示,希望通过活动为老人提供答疑解惑服务,比如教他们如何发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以及如何查阅新闻资讯等。
夜色渐浓,江门演艺中心广场逐渐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市民们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纷呈的表演,还能触摸并体验到江门多彩的非遗项目,共同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文化之夜。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重阳奇妙夜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改革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群众模式的新探索。接下来,我市将继续用好“文艺结对文明实践新机制”,加强优质文化供给,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瞄准群众需求,通过多样艺术形式,赋予文艺节目精神内涵,将增强节日仪式感与文明培育结合起来,倡导文明新风,提升节日文化品位,打造“文明形象展示地”等10张城市文化名片,为江门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