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近来早晚凉风习习,经历了“苦夏”的人们食欲明显回升,“贴秋膘”被提上餐桌日程。
新时代下,“贴秋膘”有了新的含义,既要适当增重,又要合理饮食,保证健康;既要讲究阴阳平衡,又要补气补血。如今食谱非常丰富,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搭配,营养均衡,才能达到健康“贴秋膘”的目的。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医师宋天云表示,“如果夏天劳耗过大,饮食过于偏谷类,肉类摄入少,那有必要补一补;如果平常酒肉不离口,脾胃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秋天没必要‘大鱼大肉’,应多吃些清淡食品,让脾胃功能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冯晓琳
“贴秋膘”并非人人适合
“贴秋膘”是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为身体补充更多营养,以此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御寒能力和抵抗力。
宋天云介绍,“贴秋膘”的传统来自早期的农业社会,夏季的高温和繁重的农作使得人们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到了秋凉时节,人们会选择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的食物,以求恢复体力,为接下来的冬季储备能量。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已发生变化,现代“贴秋膘”要因人而异。
如今,“秋膘”贴上去容易,要想“摘”下来可就难了。门诊中因营养过剩引起疾病的病例比比皆是,现代人餐桌并不缺“肉”,对于“贴秋膘”的食材选择可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食些当季的瓜果蔬菜。
《黄帝内经》记载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配制恰巧说明了饮食的多样化,以谷类食物为基础,能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人体的能量需求;肉类食品能够补益身体,满足人体对脂肪和蛋白质的需要;蔬菜瓜果类则可以辅助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食物纤维和各种微量元素等。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均衡营养摄入才能真正达到“贴秋膘”的目的。“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平衡营养饮食。‘贴秋膘’进补不等于只增加肉类、脂肪等的摄入‘以肉贴膘’,而要结合自身营养状况,吃得健康。”宋天云表示。
中医认为秋天比较燥,肥腻的肉类、油炸食品不宜多吃,防止“上火”和消化不良。秋天更建议平补,可选择百合、山药、红枣、莲子等具有健脾、养胃、润燥等特点的食物。
总而言之,“贴秋膘”并不是人人适合。如果目前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营养状况也不存在不足,并不一定要额外“贴秋膘”,根据身体状况注重日常健康饮食即可。
特殊群体要科学“贴秋膘”
“一般选在霜降之时‘贴秋膘’最为合适。”宋天云说,霜降乃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转换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霜降期间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句谚语“一年补透不如补霜降”,提醒人们在入冬前要注意养生,适当进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
对于已处于超重状态或患有“三高”的人群而言,单纯的大鱼大肉进补会适得其反,更应注重饮食的均衡与适量,应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同时增加运动量。宋天云建议,高血压患者要减少摄入食盐及含钠调味品,如酱油、蚝油、鸡精等,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逐步降至5克以下。“三高”人群还应注意保持食物多样、均衡。主食要定量,优选膳食纤维丰富、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各种豆类等;每餐都要有新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500克,深色蔬菜应当占一半以上。
此外,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秋季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物,少吃辛辣、煎炸食物。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宋天云表示,同时,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