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楼盘迎来利好 旅游企业蓄势待发
一等奖奖金5000元
小渔村要当滨海旅游打卡点
江门案例教材《一所乡镇党校的坚守》获最佳创新奖
这些路段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关于征集江门市人大常委会
2025年监督工作议题建议的公告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有补贴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山都斛东滘渔村:曾经的“安全登陆之地”,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
小渔村要当滨海旅游打卡点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东滘渔村在村容村貌、文化氛围、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都有提升。

    话剧上演,历史回响。10月25日晚,作为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展演剧目,江门原创话剧《开往东滘口的船票》首演,以扣人心弦的剧情再现80多年前的故事。剧情的背后,是一段风云激荡、生死逃离、惊心动魄的历史。

    这条开往台山都斛东滘口的船,为何如此重要?

    东滘口毗邻黄茅海跨海通道赤溪出口,自古以来就是台山重要出海口的这条渔村,乘着“大桥经济”东风,区位优势愈发凸显。在这个小渔村,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82年前,东滘口成为从香港撤离的文化人士、爱国民主人士的“安全登陆之地”,为国家保存了珍贵的文化火种。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梁园园

    曾帮助大批文化名人撤离

    这场80多年前跨越粤港澳三地、秘密护送800多位名人脱险的营救究竟有多惊险多伟大?茅盾在《脱险杂记》一文中,称赞“是抗战以来(简直可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花开矣”。1941年12月8日,日军大本营发出了这封只有3个字的绝密电报。

    这封电报是一个事先约定的暗号。日军第23集团军司令官酒井隆接到这封电报之后,立即下达了进攻香港的命令。

    此时,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梁漱溟等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因各种原因聚集在香港,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文化界的“半壁江山”。日军偷袭香港,这批文化名人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就在日军发动突袭的当天,中共中央立即发出急电,指示周恩来、廖承志,要求多方设法保护并帮助旅港文化人和民主人士撤离港九,将他们转移到东江抗日游击区。为此,周恩来多次致电廖承志、潘汉年、刘少文等,作出了营救工作的具体指示。

    都斛镇可以说是大营救西线的重镇。为更好地推进工作,当时文化名人大营救临时指挥部和秘密汇聚点设在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台山人陈秋帆担任总管的大中华酒店中。1941年,陈秋帆与夏衍一行撤离到香港。根据组织安排,陈秋帆在兄长陈孔图开设的大中华酒店担任总管,以隐蔽身份。

    大营救期间,陈秋帆利用大中华酒店及斗山陈氏的社会关系,帮助大量文化名人撤离。

    这些人先由香港转到澳门,再由澳门转往台山都斛东滘码头秘密登岸,在都斛住宿一晚后,转往台山台城、开平三埠,再向其他安全地区转移。

    东滘口为何成为营救行动中粤西海上交通线的登陆点?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台山市博物馆助理馆员冯浩然对东滘口的历史开展了深入研究。“东滘口距离香港不足80海里、距澳门仅48海里。到了20世纪40年代,由于日军侵华,广州、新会等地相继沦陷,而台山地区尚算安全,故只能开设都斛到澳门的航线,保持航运。”冯浩然分析道,该航线也为后来营救行动将都斛纳入路线部署提供了便利。

    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名誉馆长朱赤看来,这次大营救为新中国留存“文脉”,“这次胜利大营救没有牺牲一个人,没有被捕一个人。这批文化精英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重温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话剧《开往东滘口的船票》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重现东滘口那段历史故事。演出当晚,“胜利大营救”重要功臣陈秋帆之子陈京元和其姊妹一起,专程从广州赶到江门观看演出。

    “这部话剧非常好!”今年80多岁的陈京元点赞称,“我的父亲是一位无名英雄,一直以来隐姓埋名、隐蔽工作,非常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搬上舞台,鼓舞后人。”

    如何创新性地融合“胜利大营救”的历史精神与现代传播手段,以推动其精神内涵广泛传播与深入传承?以东滘口历史为主题创作文艺作品,只是江门台山的行动之一。

    走进原东滘小学旧址,东滘口“胜利大营救”事迹展通过多位文化名人的回忆作品、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诸多党史文本的串联,描绘那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过程。

    以展览为引导,市民游客纷纷重走红色交通线,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展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生李启宁了解到那段珍贵的历史,“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秀知识分子的殷切关怀,更显示出对保护文化火种、延续中华文脉的卓识远见”。

    活化利用。2022年以来,都斛镇以东滘渔村为抓手,实施台山都斛“胜利大营救”粤西海上交通线及东滘口登陆旧址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项目,复原登陆码头、修建观景瞭望塔、布展东滘口“胜利大营救”事迹展等,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提升东滘渔村品质风貌和价值。

    活动助力。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弘扬和传承“胜利大营救”精神活动在台山并不少见,除了台山·东滘口纪念地“大营救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潮涌东滘口 星火耀九州”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展外,还有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江门·台山站)暨台山都斛东滘口胜利大营救文化之旅活动等。

    都斛镇党委委员毛颖凤表示,得益于一系列展览与多元活动的举办,近年来,东滘口“胜利大营救”的这段光辉历史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十月的东滘渔村,阵阵清风送清凉、沁人心、迎客人。宽敞的水泥大道穿村而过,桥路相连。

    曾经的“安全登陆之地”,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都斛镇以开展台山都斛“胜利大营救”粤西海上交通线及东滘口登陆旧址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项目为契机,全面提升东滘渔村风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场地价值,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将东滘渔村打造为台山休闲乡村旅游新热点。

    如今,东滘渔村原生态的古村风貌、写实的渔家风采、淳朴的渔村古文化以及渔民自家生晒的各种鱼干,成为吸引市民游客打卡拍照的元素。

    与此同时,当地串联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大纲红色村、都斛海鲜街等,推进都斛镇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渔文旅体多业态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都斛圩社区党总支书记吴素美表示,“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东滘渔村紧跟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在村容村貌、文化氛围、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实现较大提升,助力全域乡村振兴。

    例如,建设中国农业公园特色路,连接省道S386线至东滘渔村,建设里程约3.5公里,方便群众出行,打造“渔港讲堂”文化品牌,举办“渔港讲堂”音乐党课等。

    “如今,渔村越来越美,村民生活日益改善,我内心充满了幸福感。”东滘渔村村民陈长勤笑着说。

    静立码头,眺望南海,吴素美思索着如何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她表示,未来计划充分激活并利用东滘旧水闸周边的鱼塘资源实施一系列升级改造项目。这些项目将涵盖建设休闲栈道、驿站、特色美食体验中心以及特色农产品印象中心等多元设施。同时,以海钓场为依托,打造集鱼货交易、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鱼货一条街,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休闲渔业体验基地。

    80多年过去,“胜利大营救”的历史风云,成为东滘大地永恒的精神底色。如今,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这个渔村走出一条兴业强村富民之路,焕发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