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陈素敏 通讯员/台组轩) “平时我的工作地不太固定,进党校学习机会少,这次培训让我更深入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弥补了平时学习不系统、不全面的不足,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培训。”在日前台山市举办的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培训中,川岛镇沙堤渔业村党员赖万年说道。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台山市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结对联系、管理服务、信息互通三项机制,有效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管理提升,实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全新突破。
“我们村有党员128名,其中流动党员有21名。为了加强联系,除了党员干部,我们按照‘就亲’‘就近’‘就熟’原则,安排其他党员开展结对联系工作,确保对流动党员做到‘四清’——流出时间清楚、去向住址清楚、联系方式清楚、发挥作用情况清楚。”端芬镇墩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明悦书记介绍道。这种精细化管理,让流动党员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也确保他们在异地他乡依然能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做细做实村(社区)外出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工作,台山市对流动党员进行科学分类,并根据他们流动的频率、地域、状况等因素,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对于短期流动党员,由所在党支部加强日常管理;对于高频流动党员,则推进两地双重管理;对于流入地相对固定的党员,则为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这种“对症下药”的管理方式,极大提高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台山市注重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台山市在推进“万名党员进党校”工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流动党员的特殊性,将部分培训班次安排在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间,并采取“主会场+分会场”形式对返乡流动党员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县镇两级党校已面向外出流动党员开展37场集中培训,培训人数近3000人。
此外,台山市积极拓展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范围。在台城历史文化街区、昌大昌广场、万达广场等商业活动活跃、人流量大的商圈,台山市将摸排工作与食品安全宣传、消防检查工作相结合,逐户走访、逐个登记,在商户微信群中发出流动党员“召集令”,全面细致开展“组织找党员”活动,并依托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中心设立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报到点,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台山工业新城,随着园区扩园成功,流动党员数量也随之增加。对此,台山市不断完善企业流动党员底册,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沟通协作,今年已为21名流动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接,并推动一批非公企业成立党支部。
为推动外出流动党员有序纳入流入地管理,台山市还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对接,探索建立两地双向对接工作机制,通过发出函件、商请流入地党组织将党员纳入管理等方式,记录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学习教育情况,并进行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