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要“共同扛起广东肩负的重要窗口使命任务”,强调江门要“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侨务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深层次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生动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五邑侨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海外文化在五邑侨乡的交织、融汇和呈现。五邑侨乡文化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以及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扶贫助困、开放包容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发挥五邑侨乡文化优势,以五邑侨乡文化为抓手推进江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内涵式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的必然要求。
一要发挥五邑侨乡文化优势,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一体化建设。
五邑侨乡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五邑侨乡文化是江门侨乡长期以来形成的特有文化资源,既带有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海外文化的烙印,又兼具极强的时代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如五邑侨乡红色文化,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门侨乡的实践活动中凝结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段各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可以用符合各学段的教学形式,恰当地运用五邑侨乡红色资源,培养大中小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五邑侨乡文化的运用有利于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一体化。大中小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对于同样的政治理论知识、观点和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学段的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会略有不同,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体化的不足。而五邑侨乡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如明代大儒陈白沙、近代思想家梁启超、革命家陈少白、教育家陈垣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不同学段的学生都对所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也更易使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和接受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思政课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一体化。
二要发挥五邑侨乡文化优势,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其统一性与多样性。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采用国家统编的教材,思政课教师依据统编的教材、教学要点开展教学工作,保证了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但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学生发展特色等不同,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学生具有多样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地制宜意味着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身边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人而异意味着教师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因时而变意味着教师既可从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又要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五邑侨乡文化促成统一的教材体系向多样的教学体系转化。五邑侨乡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蕴含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扶贫助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这些文化资源能丰富思政课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从统一的教材体系向多样的教学体系转化。以爱国主义为例,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如台山籍华侨陈宜禧,有感于家乡的贫穷落后,将在美国学习的修筑铁路的技术带回家乡,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完全自主修筑的民办铁路——新宁铁路,体现了他浓浓的爱国情怀,非常值得学生学习。把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运用到各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激励学生弘扬爱国爱乡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要发挥五邑侨乡文化优势,探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
发挥五邑侨乡文化优势,将五邑侨乡文化蕴含的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统筹确保五邑侨乡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梳理五邑侨乡文化资源的体系,体现同一内容在不同学段间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按照大中小学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设计不同深度的侨乡文化学习资源,依次递进将五邑侨乡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规律性。
第二,培育大中小学教师将五邑侨乡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协同意识。相比同学段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交流互动来说,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间跨学段的交流互动性不足,充分发挥五邑侨乡文化的优势,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遵循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目标,利用五邑侨乡文化资源,实现同课异构,以及全面、协同共建共治共享五邑侨乡文化资源平台等,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第三,推动新质五邑侨乡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呼唤要求我们将新质的五邑侨乡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我们可以推动新技术与五邑侨乡文化的深度结合,不断提升五邑侨乡文化资源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育人效果。比如将AR、VR等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具等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思政课的AR、VR技术实验室,对本地的中小学校开放资源,从而能让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切身体验五邑侨乡文化资源的育人实效。
(付绯凤,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