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以数字化赋能江门现代化建设
我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调整
梁思永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在江门开幕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聚才赋能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11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山市人大常委会做实“三项举措”,切实提升“三力”
全面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近日,鹤山市人大常委会申报的《探索“三联双到通网格”工作模式 积极助力基层治理》成功入选第七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理由是“三联双到通网格”工作模式拓宽了代表服务群众、推动解决问题的渠道,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是将代表发挥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中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鹤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工作主线,立足人大职能,围绕中心大局,不断开拓创新,高质量服务鹤山经济社会发展。从激发镇(街)人大工作效能的“百分制考核”机制落地落实,到强化人大代表履职和基层协商的“一中心一基地”平台建设提质,再到推动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互融互通的“三联双到通网格”模式全面铺开,不断丰富和拓展县乡人大工作的基层实践,走出了一条人大全面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鹤山路径”。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通讯员 宋世安

    做实“百分制考核” 提升镇(街)人大内生动力

    镇(街)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基础环节,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形式。加强新时代镇(街)人大工作和建设,对充分发挥基层人大和人大代表作用,加力提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18年,鹤山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上级人大要求,结合县乡两级人大工作实际,在江门率先推出“百分制考核”,制定《鹤山市推进镇(街)人大工作细化量化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以百分为目标,对镇(街)人大自身建设、重大事项决定、监督工作、规范主席团闭会期间工作、组织会议、代表工作等方面制定了量化指标,促进镇(街)人大工作创先争优。

    《指引》根据人大工作和要求的变化,及时对具体项目和分值进行动态调整。经过2019年和2022年两次修订和优化,目前已细化量化为六个大项共计25个小项,涉及工作项的88个评分点。

    址山镇人大敢于“啃硬骨头”,紧盯村级集体“三资”使用管理存在问题迎难而上,多次就“三资”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在监督难题上发力,有效维护村集体和村民切身利益;古劳镇人大全力支持、配合和推动古劳水乡保护工作,连续多年组织代表联动,通过调研、视察、约见等活动,多渠道听取和收集意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力促水乡环境明显改善、持续提升,逐步成为文旅融合的“网红打卡点”……

    在细化量化标准的指引下,鹤山10个镇(街)人大监督工作持续发力,监督刚性实效持续凸显,有力助推镇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实施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做实“一中心一基地”

    提升人大代表履职活力

    作为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着力点”,鹤山市人大常委会一向非常重视代表联络站的“三化”建设。该市累计建成代表中心联络站10个、村(社区)和产业联络站71个,完成宅梧漱云、鹤城五星、古劳大埠、雅瑶陈山、桃源三富等7个村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模”建设,构建起“一中心一基地”基层人大工作平台。

    共和镇代表中心联络站负责人表示,该站选址在人流聚集度高的共和圩镇中心位置,配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成果展示厅、代表接访室、民主议事厅、代表档案室等功能室,共有进站人大代表78名。“今年以来,联络站共收到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30多个,已推动解决路灯更换、人居环境改善、幼儿园门口停车难、道路安全隐患等急难愁盼问题26个,工作得到群众的肯定。”

    借助省人大“数字人大”建设契机,鹤山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强化数字赋能“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着力打破代表“线下”接待群众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代表联系服务群众“24小时不打烊”。同时,依托村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积极指导镇村探索推行乡村治理新模式,如“积分制”“红黑榜”“社区夜话”等,调动群众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切实提升乡村共建共治参与率,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基层落地落实。

    做实“三联双到通网格”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去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到鹤山鹤城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调研期间,对鹤山市率先探索人大代表与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互联互通的“三联双到通网格”工作模式表示肯定,要求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三联双到通网格”是鹤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人大代表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创新的工作模式,通过建立代表下沉联系镇(街)、村(社区)、选区选民的“三联”工作机制,打造代表到联络站、到选区所属网格的“双到”工作平台,全面畅通代表履职工作融入网格管理服务的“通网格”渠道,将鹤山8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全部对接进入网格开展履职服务,嵌入到基层治理体系。

    依托代表联络站、实践基地等履职平台,鹤山建立“631+8”工作制度,要求江门市以上人大代表、鹤山市人大代表、镇人大代表分别每6、3、1个月至少一次到联络站及所在网格进行履职服务,围绕收集社情民意、提供公共服务、参与志愿服务等8项内容开展履职活动。2023年以来,鹤山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入网格接访群众、开展入户走访等服务8000多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为群众纾难解困。

    代表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急难愁盼问题如何处理?“三联双到通网格”逐步摸索理顺、制定完善处置流程和分级分类处理工作机制,代表自身能够解决的就地推动解决,不能解决的交由镇(街)人大督促相关部门限时办理;涉及鹤山市级层面的问题,提交到市人大处理,形成“问题发现、信息收集、任务分办、协同处置、跟踪监督、结果反馈”工作闭环。

    进站入网格期间,共和镇人大代表杨英全发现一处约600平方米的卫生死角,由于地势较高,雨污水经常倒灌至村民家中。杨英全随即向共和镇政府反映问题,镇政府立即派员实地查看并确定改造方案,并争取民生“微实事”资金支持,顺利解决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遗留问题。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