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运营长者饭堂126家
前10个月江门出口调味品16.2亿元
江门这个小镇让年轻人很“上头”
我市集中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侨界文艺工作者到江门采风
延续城市文脉 焕发人文之美
我市选送节目获金奖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这个小镇让年轻人很“上头”
——开平塘口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乡村通往“诗和远方”
来自河南的李记成(右)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塘口镇。他很喜欢塘口镇的环境和氛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11月的开平塘口镇,满目金黄,路两侧的稻穗低垂着头,远处的碉楼错落有致,游客行走其间,能感受到这个“世遗小镇”的独特魅力。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塘口镇依托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华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农文旅资源,吸引“塘口空间”、无名营造社、先锋天下粮仓书店、唐心酒店等项目落地,成为大湾区年轻人创业集聚地,构建起了与人才共融、共生、共成长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样板。

    近年来,塘口镇获得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19个国家级荣誉。

    擦亮“世遗文化”名片

    以托管模式保育活化碉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塘口镇就是一个灵魂丰满的“世遗小镇”,拥有广东目前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江门唯一国家5A级景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塘口镇持续擦亮“世遗文化”名片,推广仓东文化遗产保育基地经验,采取“产权不变,政府代管”的托管模式,做好碉楼建筑群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

    “我们主动联系以敬村中山楼、振武台,以及强亚村文调楼、云幻楼等碉楼的业主,签订碉楼托管协议,对碉楼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修复整治,并盘活村落里闲置的碉楼及古建老宅,打造侨乡风情、村史家风等农文旅展示空间。”塘口镇副镇长陈恬说。

    此外,塘口镇还整合以敬村红色文化资源,串联谢创故居、谢永宽故居、谢启荣故居、谢启荣烈士纪念碑、以敬小学等红色革命遗址和阵地,策划“红色文化+碉楼文化”红色游线,实现红色文化和文旅业态融合发展。

    当下,游客越来越注重体验感。塘口镇统筹1.77亿元资金,优化提升“邑美侨乡 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塘口段)基础设施,重点对沿路建筑立面风貌进行改造提升,高标准完善景区周边配套服务设施。

    如今,塘口镇早已名声在外,网上关于塘口的旅游攻略数不胜数。2023年以来,塘口镇接待游客累计超364万人次,直接拉动了消费。

    擦亮“青年文创”名片

    吸引年轻人集聚

    近年来,塘口镇积极打造并擦亮“青年文创”名片,逐渐成为大湾区年轻人创业集聚地。

    2014年,因“仓东计划”,“90后”建筑爱好者李继津与塘口镇结缘,并爱上了这里广阔的乡野和独特的碉楼。2015年,他与越南华侨邓华一起启动“塘口社区活化计划”,在塘口旧墟创办了“塘口空间”国际青年旅舍。

    这一举动引起塘口当地政府的关注。政府与民间开始合作,以年轻人的视角活化塘口社区,并策划了“七夕等墟”“在地创生节”等活动,让旧墟热闹了起来。

    年轻人的“磁场”总是十分相似。起初只有“塘口空间”,后来越来越多工作室落地旧墟,年轻人从四面八方向塘口而来。2022年末,已在“乡建”界红出圈的无名营造社来了;2023年11月,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也来了。书店的落地,为塘口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游客纷至沓来。

    塘口镇也积极作为,助力打造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工作室、江门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和农村电商基地,多渠道、多形式让人才在塘口集聚起来,让在地人才快速成长。

    江门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和农村电商基地运营人李景辉说:“基地可以提供3年场地免租金、免物业费,并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外出交流学习机会。从2021年至今,累计有55个项目入驻。”

    随着塘口的青年越来越多,塘口镇建起了人才公寓、人才驿站及人才食堂,引进奶茶店、咖啡店、酒吧、餐饮店等文旅业态,打造青年创业生活栖息之地、向往之所。

    “我现在就住在政府配套的公寓里。”2022年,来自河南的李记成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塘口镇,入职无名营造社。他说:“塘口的环境、氛围我很喜欢。”

    擦亮“先锋书店”名片

    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昔日粮仓,今日书店,乡村也有“诗和远方”。

    先锋书店是国内书店的“大IP”。2018年,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来开平考察,一眼相中位于塘口旧墟稻田边的巨大粮仓。随后,塘口镇筑巢引凤,不断完善基础配套、美化周边环境、丰富文旅业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同时积极与先锋团队对接。

    先锋书店顺利落户塘口后,迅速成为大湾区新文化地标。“塘口周边景色优美,先锋书店设计别致,在这里看书是一种享受。”来自珠海的游客李玲说。

    除外地游客外,本地村民也有了学习“充电”的好去处。陈恬表示,先锋书店将“物质粮仓”变为“精神粮仓”,满足了当地村民及游客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为塘口的乡村振兴注入了精神力量与文明活力。

    开业近1年来,该书店月均营业额45万元,月均客流量超11万人次,营收在全国20家门店中稳居前列。先锋天下粮仓书店店长郭行健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开平在文旅上的持续投入,书店周边的业态越来越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也带旺了书店。

    往来的游客多了,村子也火了起来,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有的村民在旧墟卖煲仔饭,高峰期营业额一天有上万元。

    此外,塘口镇结合村情,谋划和推动“一村一品”农业种植示范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宅群村盘活闲置土地,建设“红心农场”平台,由村集体向农户统一收购,打造本地特色农产品“宅群有米”品牌,实现农产品增值;冈陵村发展冈陵蔬菜种植业,与8家机关单位、企业、学校达成合作协议供应“塘口优品”冈陵蔬菜,营业额累计达280万元。

    “百千万工程”东风吹拂下的塘口镇,乡村美了、产业兴了、村民富了,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