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婵 通讯员/曾梓欣) 开放式老旧社区如何管好,是考验基层治理水平的一大难题。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居民议事会在江南街道江翠社区民意驿站召开,派驻社区联络站的区人大代表,社区、小区相关负责人和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开放社区设施,服务居民生活”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这是江翠社区今年召开的第13场居民议事会,也是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江翠社区以“人大代表融入”为牵引,充分发挥居民议事会在基层治理中的功能作用。
会议伊始,区人大代表、律师刘杨围绕此次议事会的主题,对物权法、社区设施使用、志愿者服务、纠纷调解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进行解读,引导居民用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营造社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我建议社区可以在节假日开展公益培训班,如书法班、绘画班等,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建议引入共享经济,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各项公益服务”“公益性活动可以涉及文化传承和亲子互动等方面,增进邻里之情”……现场,参会的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为社区治理提出“金点子”。会前,江翠社区充分借助广东省“数字人大”平台,围绕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不少居民参与热情高涨,主动建言献策。社区工作人员将收集的居民意见在会上展示。
针对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人大代表认真聆听、仔细记录、分析总结、提出建议。“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十分有建设性,我们将认真梳理,积极创新和探索出适合江翠社区的治理模式,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动员身边的人参与社区治理,共同营造温馨家园。”区人大代表、江翠社区议事委员会主任仇淑英表示。
“居民议事会虽然形式简单,但能量巨大。”江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何其聪表示。近年来,江南街道人大工委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与社区议事委员会的作用,定期组织代表参与挂点联系社区举办的议事会与议事论坛,建立由“人大代表+居民代表”构成的议事主体,不断加强人大代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搭建人人参与、共商共议平台,同时通过社区居民议事会,将民主议事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积极调动人大代表融入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共识在议事中形成、问题在议事中解决、矛盾在议事中化解、民心在议事中凝聚,切实打通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