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田长制,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耕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第一条防线。昨日,记者从鹤山市自然资源局获悉,自今年5月15日正式全面铺开田长制工作以来,鹤山市已划分249个耕地保护网格,设立县、镇、村三级田长共459名。同时,目前,鹤山全市117块田长制公示牌已全部安装到位。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建立健全制度
严格管控“用田”
鹤山大力实行耕地保护“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据了解,鹤山紧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总目标,切实压实鹤山全市7446.67公顷(11.17万亩)耕地和6806.67公顷(10.2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
鹤山市还印发了《鹤山市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制度文件,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田长、网格田长组成的“3+1”责任体系,对鹤山全市落实田长制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田长的责任。
加强培训宣传
压实保护责任
为进一步强化田长制宣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鹤山在村级或耕地网格显著位置统一设置田长制公示牌,共117块。2024年7月,鹤山市第一块田长制公示牌在龙口镇霄南村完成安装。
“田长制公示牌的设立,旨在亮明田长身份,明确田长工作职责。同时,向全社会宣传田长制工作,方便群众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举报,充分发挥全民监督作用,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监督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鹤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公示牌详细列出田长信息、工作职责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位置等内容,并印有“公众耕地保护服务小程序”二维码及“网格信息”二维码,切实做到信息公开和宣传引导,充分调动起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耕地保护的“一键直达”。
此外,今年以来,鹤山田长制工作组还到各镇(街)开展了10场耕地保护及田长制业务宣传培训会,将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强化智慧管理
提升巡田质效
为全面推进田长制工作,鹤山市采取“田长制+耕地巡查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田长巡田移动端”App,让各村(社区)明晰耕地保护巡查范围和管控要求,对违法占用或破坏耕地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全面提升耕地保护能力。
此外,为系统提升各级田长业务能力,鹤山市自然资源部门紧抓“送图下乡”工作契机,指导加强田长制管理平台等智慧技术手段的运用。各级田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保护、逐级负责的原则,做到“谁的地、谁来管”,通过建立“早发现、早制止、早上报、严查处”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正式开展巡田工作以来,鹤山全市各级田长和网格员利用田长智慧系统上报存疑耕地2宗,涉及面积14.62公顷(219.34亩),耕地保护问题早发现、早处置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鹤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制度,落实落细田长制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田长制管理配套提升,推动巡田工作常态化开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