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激发乡村产业新活力、农耕研学促进乡村农文旅融合……近日,作为鹤山农业大镇的双合镇,迎来了一批参加秋收农耕研学之旅的佛山学生。近年来,双合镇凭借秀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禀赋,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研学热门打卡地,有力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这是双合镇奋战“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体现。据了解,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双合镇聚焦“拔头筹 争上游”三项重点工作、“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省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建设等工作,集中力量攻坚、全力以赴冲刺,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通讯员 吴进宝
加快推进典型村创建培育
为进一步培优典型村并巩固创建成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双合镇各部门、村(社区)认真对照省、市评定办法和工作指引,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集中攻坚、重点突破,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进典型村创建培育。
在健全“百千万工程”工作管理体制方面,双合镇着力深化镇村体制改革,积极承接上级下放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管理权限和相关资源,落实“两个走访”,争取更多资源向双合倾斜。
在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方面,双合镇坚持用好用活鹤山红茶、鹤山粉葛国字号品牌,完善千亩茶园项目,将已建成的茶园发包对外运营,推动先庆粉葛产业研学基地建设,利用科研高校等各类力量研发各类农副产品,延伸产业链。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全力冲刺全年任务,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务实有效的行动,咬紧目标,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双合镇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产业。今年以来,为更好地实施“百千万工程”,双合镇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促发展。
据了解,今年,双合镇共有“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13个,包括产业发展类项目6个、城乡面貌提升类项目5个、民生实事类项目2个。截至目前,已完成4个项目,其余项目正按进度推进。
此外,今年,双合镇先庆村、双桥都村两个典型村共有建设项目29个,其中产业发展类3个、基础设施类4个、人居环境类17个、乡村文明建设5个,目前已完成24个,剩余项目正加快推进。
双合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合镇将继续紧抓重点项目建设,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一是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健全完善项目谋划储备、建设推进、责任落实等机制,强化项目保障力度,推动项目落地更高效、开工更顺畅。二是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精准招商,为双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高效落地,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确保每一件民生实事都能真正惠及群众。
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双合镇以“百企兴百村”为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在项目谋划、政策争取、经营主体培育、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力度,坚持不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合镇是农业大镇,今年以来,双合镇委、镇政府坚持精准招商,成功引进中山市美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租赁双桥都村约53.33公顷(近800亩)连片耕地,规划建设双合镇魔之芋种植基地。
据悉,双合镇魔之芋种植基地项目计划投资约2200万元,今年已投资800多万元,种植魔芋32公顷(480亩),其中15.33公顷(230亩)年底将迎来丰收,产值预计超1100万元。
“我们将继续深耕双合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产品展览及销售等,助力双合镇农业产业结构化调整,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中山市美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双合镇魔之芋种植基地项目进一步盘活双合镇耕地,特别是撂荒地等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为当地村民创造约8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通过大力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和产业潜力,有力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双合镇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了培育、引进、壮大优质农业企业,双合镇政府积极做好对企服务,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农用地办理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吸引更多企业投资落地,促进乡村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