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西岸、南海之滨的黄茅海海域上,自2020年6月打下首根钢管桩,到同年12月全线开工,再到预计2024年12月建成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在短短四年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于碧波万里之中升起“小蛮腰”,不断刷新着跨海工程的“黄茅海速度”。这条横亘于江门与珠海之间的“海上长龙”,正蓄势待发,展翅欲飞。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项目路线全长约31公里,海域段长度约15公里,设超大斜拉桥2座,海上引桥3座,中、长隧道各1座,互通立交4处。
接下来,让我们以图片的形式,沿着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的“时光轴”,回顾四年来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和重要节点,记录下这一伟大工程的成长轨迹,充分展现江门“大桥经济”的蓬勃活力。
本版文图 毕松杰 张鸣子 粤交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