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开平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谋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释放“新食力” 培育新动能
稳信心 强内功 筑根基
推动普法工作变“独唱”为“大合唱”
共享新机遇
共创美好未来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推动食品产业加快“强链+延链+补链”步伐
释放“新食力” 培育新动能

在科农马冈鹅孵化中心内,工人检查鹅蛋的孵化情况。
在嘉士利公司的生产车间,大型机械设备运行有条不紊,生产流程已基本实现自动化。

    开平农业资源得天独厚,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大米、马冈鹅、麻鸭、山楂、禽蛋、火龙果等,这些农产品不仅品质上乘,而且深受市场欢迎。此外,开平市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江罗高速公路、开阳高速公路等路网体系与广佛、深莞、珠中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紧密相连,实现2-3小时快速通达,为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提供了便利。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叠加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使得众多食品企业选择在开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日前,记者从省工信厅官网获悉,第二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市、区、镇)名单公示已经结束,全省共有13地入选,开平市榜上有名。这是对开平食品产业过往努力的充分认可,也标志着开平食品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蓄势待发,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通讯员/黄秀敏

    从制造到“智”造

    聚力构建产业集群

    开平是著名侨乡,开平人在一个多世纪前远赴海外谋生,归来时带来了海外制作干粮的原料与先进技术。这些干粮,当地人称之为“糕饼”。正是在这个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开平孕育出了一批制作饼干的老字号。

    20世纪50年代,开平17家饼家公私合营,创立开平县糖果饼干厂。1985年,该厂改组为嘉士利饼业,“嘉士利”品牌自此加快了发展步伐。嘉士利饼业凭借不断的技术创新进步和营销网络布局,在中国饼干行业中不断发展壮大。

    故事开启,并未止步于此。自2007年以来,嘉士利饼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陆续收购了近10个品牌,其中包括面粉厂、豆乳厂、面包坊等。企业用10多年时间,打造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014年9月,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嘉士利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如今,走进嘉士利公司的生产车间,仅有少数人员在进行产品的包装检查。工厂中飘荡着饼干的甜蜜香气,大型机械设备运行有条不紊,生产流程已基本实现自动化。该公司紧抓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消费需求,持续深耕健康食品领域,成功探索出具有平稳血糖功效的稳糖米。2023年,该公司在赤水镇承包133.33公顷(2000亩)农田,作为稳糖米种植综合示范基地,通过种子适应性培育与优选,实现稳糖米的规模化种植。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拓展产品深加工,推出稳糖米米粉、通心粉、濑粉、竹筒粉、肠粉粉及稳糖米米酒等多样化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条。在生产技术方面,该公司引入国外先进的威化饼干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可节省4名人工。

    这是开平食品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的一个缩影。广东粤师傅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江门市粤师傅调味酱料制作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获批3项授权发明专利和34项实用新型专利;开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良生产设备,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成为广东省蛋制品龙头企业,年出口量超1亿枚,占全省蛋制品出口量的50%以上……目前,开平市拥有食品产业相关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创新型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2023年,开平食品产业工业总产值超90亿元。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开平在食品产业配套设施方面的持续投入。近年来,开平市汇聚食品产业平台资源,以平台为载体,建立食品顶尖人才、企业和项目引进育成体系,加速食品创新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例如,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成开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郑春田博士等水禽营养研究专家团队,就多个课题开展合作研究与成果转化;嘉士利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药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申请专利高达百余项。

    有平台、有技术,开平这座美食之城,汇集嘉士利、味事达、广合腐乳、鸿福堂、旭日蛋品等一批食品头部企业,形成特色食品及预制菜等产业链集聚、融合发展的格局。

    在食品产业链上游,温氏畜牧、玉林参皇养殖、旭日蛋品等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中游有嘉士利、粤师傅等知名企业,主要产品涵盖饼干、糕点、调味品、发酵品、饮品、健康食品等;下游则有“开平优品”等“1+8”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等提供的传统线下销售渠道。开平县域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

    打造“一核一园五区”

    破解产业发展困局

    11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马冈镇的开平市科农马冈鹅孵化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孵化车间内井然有序、光洁如新的景象。数以万计的鹅蛋安静躺卧在自动化孵化设备中静待破壳,工作人员仅需定时监控数据,确保一切正常。

    开平市吉丰畜牧有限公司作为科农马冈鹅孵化中心的合作伙伴,该公司技术总监温会壮向记者坦言,企业当前主营业务集中在活鹅销售上,这一模式附加值相对较低,且在深加工技术和冷链环节上存在明显短板。温会壮所反映的,正是开平众多食品产业从业者共同的心声与挑战。

    目前,开平食品产业结构依然以传统加工为主导,产业链条相对单一,食品研发推广、产品设计、品牌塑造、物流配送等产业链条的前后端体系尚待完善,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巨大。

    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完善的困局如何破解?

    今年,开平市政府印发了《开平市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下简称《规划》)。《规划》按照“强链+延链+补链”思路提出,立足开平食品产业发展基础与上下游配套产业分布,实施“一核一园五区”的食品产业空间布局。具体而言,即以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翠山湖)为核心,打造食品科技创新高地;同时,高标准建设包括翠山湖新区、三埠街道、马冈镇、蚬冈镇、赤水镇在内的五个特色食品产业园区,并推动长沙街道、水口镇、金鸡镇等其他镇(街)的食品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多区联动,形成优势互补、功能协同、区域互助的现代食品产业新格局,为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一核”——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翠山湖)为例,园区重点配套项目6个,其中,新供销天平冷链物流一期、国电投智慧能源、华润燃气已投产。未来,园区将重点依托区内大型食品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提升,并向保健糖果、植物原浆饮品等休闲健康食品饮品特色产业的全链条聚集发展。

    再如,位于马冈镇的开平市马冈鹅预制菜产业园,将重点引进现代化屠宰生产线、冷链物流、预制菜食品加工、中央厨房、电商平台等项目,构建一条集研发、生产、加工、冷链、销售于一体的预制菜全产业链,从而解决上述马冈鹅附加值低的问题,将马冈鹅养殖产业带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此外,《规划》提出,将依托开平市其他各镇(街)的现有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载体,以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权威研发机构为支撑,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多个现代食品产业集聚区,推动食品工业与属地镇(街)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促进产研一体,搭建优质创新科研平台,促进高质量创新人才集聚,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产业提质。

    可以预见,在《规划》的发展推动下,开平食品产业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释放出更大的经济发展动能,为开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