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侨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我市成立了侨村建设专家顾问团,昨天的会议向侨村建设专家顾问团成员代表颁发了聘书。顾问团成员由五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张国雄等一批专家学者和优秀乡土人才组成。接下来,顾问团将通过开展调研指导、参与项目论证等方式,助力我市侨村建设。
“侨村是广大海外侨胞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他们观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张国雄认为,作为中国侨都,江门立足本土实际开展“抓党建聚力侨村建设”,既服务和贡献于国家提出的“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又助力实施广东省委提出的“百千万工程”;既是对海外乡亲的关心和回应,有利于增强华侨华人“根脉意识”,又有利于增进他们的认同感,汇聚侨心侨力侨智,共同投身“百千万工程”。
在张国雄看来,江门提出“组织侨企侨村结对”是一项非常务实有力的举措。如何让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产生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是,企业和侨村的匹配性要好。”他表示,每个侨村的文化内涵、产业结构各有不同,因此结对工作要充分考虑地域、乡情、产业合作空间等因素,比如生态发展突出的乡村倾向于发展新能源产业,文旅资源丰富的乡村重点和农文旅相关的企业结对等等。
“做好扎实的摸底调查工作非常重要,同时要将分散于各个部门的乡村资料汇聚起来进行综合考虑。”张国雄说,这样才能在结对上更好地立足侨村需求和企业实际,实现双方共赢,从而产生示范效应,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实现久久为功。
顾问团成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宋旭民指出,侨是江门最大的特色和名片,丰富的碉楼、洋楼、各类历史街区和名人故居等华侨历史文化资源,是侨村文旅发展的底气,以党建引领各方力量加强侨村建设十分有必要,接下来他将深入侨村开展田野调查,对侨村有价值的非遗、传统民俗进行深入挖掘,助力我市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黎禹君 江组轩)
□声音
商协会代表:将持续支持江门乡村绿化事业
昨天的会议还为捐赠“乡村绿化基金”的企业、商协会代表颁发了纪念牌。近期,市委组织部、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出支持江门市乡村绿化工作的倡议,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支持我市乡村绿化工作。在市工商联及各县(市、区)的大力发动下,短短半个月,就筹集到资金500多万元。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江门市民营女企业家商会会长厉晓晓说,该商会此次在“乡村绿化基金”捐款15万元,未来也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江门乡村绿化事业,“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江门的广大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近年来,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美丽侨村建设。该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助理黄泽坤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与开平市赤水镇沙洲村、三埠街道仁亲村的结对共建,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细化共建措施,为江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侨企力量。
(黎禹君 江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