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标”惠及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来到蓬江,凉瓜爽脆无渣;走进新会,陈香馥郁满室飘香;奔赴台山,生蚝青蟹争“鲜”上桌……杜阮凉瓜、新会陈皮、台山蚝、台山青蟹,这些耳熟能详的土特产,都有一个响亮的“马甲”——地理标志商标。
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商标是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通过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以强化地理标志促进运用为重要抓手,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目前,江门已培育了“新会陈皮”“新会柑”“台山鳗鱼”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杜阮凉瓜”“大沙天露茶”“恩平簕菜”等8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新会小农占”“水口卫浴”“柑井”“前兴”等42件集体商标。
地理标志的保护运用,让地理标志成为我市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中有力的促进剂,更是真正实现了地理标志强特色产业、富百姓口袋。
文/图 陈敏锐 李文昭
培育挖潜 促进地理标志产业发展
今年国庆假期游人如织,在“文旅流量”加持下,作为江门“金字招牌”的新会陈皮、台山青蟹、大沙天露茶等诸多地理标志特产持续圈粉、走俏,掀起一波波热潮。
原来,为进一步提升江门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地理标志产品销售、流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江门特于“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了地理标志特产销售活动。
“本次活动展品覆盖新会陈皮、杜阮凉瓜、台山大米、台山青蟹、大沙天露茶等优质产品。在场地理标志企业通过品味鉴赏、直播带货等方式,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购买。”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0月1日至3日,12家参展企业实现线下销售额超2万元,线上销售额高达30万元。
秉承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培育工作,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助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开花结果。
为保障我市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的有效推进,我市科学规划部署,制定印发了《江门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江门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等,对地理标志保护运用进行了部署。同时,建立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地理标志工作协调机制,与行业协会、用标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建立联动机制,指导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工序规程、规范标识使用等举措进行完善。
同时,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印发《江门市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培育方案》,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社会共治的工作体系,高标准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工作。开展“挖潜”行动,深挖特色农产品资源,对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重点培育商标行动,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商标品牌。
强化监管 “土”是品质也是声誉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产地相关联,它的“土”是品质的象征,也是声誉的保障,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甚至会形成“绝对优势”。
江门深知,要利用好这一优势,需要在“地理标志+”上下功夫,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为加强源头管理,江门创新推出地理标志服务管理平台和新会陈皮数字化管理系统,以“新会陈皮”证明商标发放为抓手,实现新会柑种植和新会陈皮生产、加工、运输、仓储、流通等全过程数字化溯源管理,通过“溯源头、强监管”两手抓,争取实现每棵树、每斤皮“来源可追、问题可查、责任可究”,为地理标志和区域公共品牌保护安上一道“安全锁”。
同时,品牌先行,持续激发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新动力。推动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江门首个广东地理标志驿站,也是全省首批2个地理标志驿站之一,促进地理标志与文化创意、休闲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效益增长,打造高价值地理标志品牌。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江门还突出资源禀赋,围绕打造新会陈皮地理标志金字招牌,建设新会区会城街道地理标志特色镇,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截至2024年9月,新会陈皮企业商标品牌有效注册量超2000件,全市累计获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604家,用标数量超3500万个,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品牌先行 激发发展新动力
品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一个好的品牌可以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从而加速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品牌影响力是产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我市坚持品牌先行,积极引导地理标志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推进,促进地理标志产业“接二连三”,向二三产业渗透,激发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新动力。
为进一步促进品牌提升,近年来,江门推动新会陈皮以地理标志促进运用成效,先后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主论坛和2023年“中国品牌日”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主题论坛上作典型案例推介,提高新会陈皮地理标志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组织新会陈皮企业亮相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地理标志产品广货手信节等大型展会或博览会,成功把新会陈皮带出广东。
同时,举办2024年江门市地理标志特产展销活动,搭建江门地理标志展示推介平台,组织杜阮凉瓜、台山大米、新会陈皮等地理标志商标企业参展,促进地理标志销售、流通,带动农民增收,进一步扩大地理标志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今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抓手,继续依托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地理标志培育、运用、保护工作,全力推动地理标志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链接
江门有这些地理标志商标 快来认识吧
近年来,我市加大地理标志培育力度,以强化地理标志促进运用为重要抓手,提升地理标志品牌效应,促进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先后挖掘培育了8个地理标志商标,有新会陈皮、杜阮凉瓜、台山大米……它们不仅是发展区域特色产品的“金名片”,更是兴农富农的“金招牌”。
●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6月28日注册(注册号:2024528),是江门市第一件地理标志商标。商标注册人:江门市新会区农学会。核定使用商品:陈皮。
“新会陈皮”以银洲湖两岸冲积平原带为核心的新会境内潭江沿岸冲积平原带和南部滨海沉积平原新垦区,能利用潭江水灌溉,且坡度在20°以下的山地和丘陵。
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并在保护区域范围内贮存陈化三年以上称为新会陈皮。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向来享有盛誉。
●杜阮凉瓜
“杜阮凉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3月21日注册(注册号:14828618)。商标注册人: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核定使用商品:苦瓜(新鲜蔬菜)。
杜阮凉瓜的产地范围为蓬江区杜阮镇全镇,地处江门市蓬江区西部,镇东面的贯溪村与江门市环市街道办事处接壤,西面的子绵、井根、中和、龙溪、亭园村与鹤山市的共和镇毗邻,南面是江门市新会区的圭峰山脉,北面与蓬江区棠下镇相连。
《本草纲目》载:“苦瓜,(气味)苦、寒、无毒,(主治)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杜阮凉瓜是葫芦科植物,为一年生攀援草本,瓜型硕大、平顶粗粒、色绿如翡翠,有肉厚脆口、微苦而甘甜、爽脆而无渣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
●台山大米
“台山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7月28日注册(注册号:20672261)。商标注册人:台山市粮食行业协会。核定使用商品:大米。
“台山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包括台山市辖下的台城街道办事处、大江镇、水步镇、白沙镇、三合镇、四九镇、冲蒌镇、斗山镇、都斛镇、赤溪镇、端芬镇、广海镇、海宴镇、汶村镇、北陡镇、深井镇、川岛镇、海宴华侨农场,共18个镇(街、场)。
台山大米米粒细长,粒长一般在6.5—7.5mm,长宽比值>3.0,米粒晶莹透亮,无心白腹白,米有香味;饭软滑不粘,冷而不硬,食味清香,弹性可口,饭香四溢。
●台山蚝
“台山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2月28日注册(注册号:62363337)。商标注册人:台山市蚝业协会。核定使用商品:蚝(活体)。
“台山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保护范围为台山市深井镇、汶村镇、北陡镇、海宴镇、川岛镇、广海镇、都斛镇、赤溪镇,共8个镇所属咸围池塘及相邻海域。
台山蚝主要养殖区位于镇海湾、广海湾西部和黄茅海海域,三个海域均为天然港湾,位于咸淡水交汇且交换量大的河口浅海水域,海面辽阔、潮汐规律、海流通畅,远离城市而污染少,满足台山蚝不同生长时期最佳盐度需求,极适合台山蚝的繁殖和长肥。同时,台山蚝养殖海水盐度相对其他地区的蚝的养殖海水盐度低,形成了台山蚝营养丰富,蚝味道鲜甜,嫩滑爽脆、无渣,富有弹性的独特品质。
●台山青蟹
“台山青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023年11月28日注册(注册号:66696965)。商标注册人:台山市青蟹养殖协会。核定使用商品:活螃蟹。
“台山青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地域保护范围为台山市都斛镇、赤溪镇、广海镇、北陡镇、海宴镇、深井镇、汶村镇、川岛镇共8个镇所属咸围池塘及相邻海域。
台山青蟹,个体大,以壳薄、肉多出名。其种类可分为膏蟹、肉蟹、奄仔蟹、黄油蟹。烹饪后呈金黄色,蟹肉肉质白净细嫩、纤维清晰、结实富有弹性,爽滑清甜;蟹膏丰满质优,雌蟹膏呈橘红色,滋味浓香,雄蟹膏呈金黄色,口感香醇、细滑。
●大沙天露茶
“大沙天露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12月14日注册(注册号:20483539)。商标注册人:开平市大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核定使用商品:茶。
“大沙天露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品主要产于大沙镇天露山一带,涉及岗坪村、西湾村、星山村、联山村、新星村、夹水村、群联村、大沙村、五村村、大塘村、白沙村、蕉园村、黎雄村、沃富村、大沙居委会等14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215.6平方公里。
“高山云雾出好茶”,大沙镇天露山一年四季雨量充沛、云雾环绕、土地肥沃、生态原始,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沙天露茶”的独特品质。“大沙天露茶”鲜叶嫩绿光泽度好、节间稍长、持嫩性强,叶底嫩绿、芽壮,芽叶完整柔嫩。干茶外形紧细多银毫、色泽嫩绿显润、干茶香气显毫香。茶汤碧清微黄,滋味醇厚鲜爽,回甘生津;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齿颊留香;香气馥郁持久、显毫香、略带果香。
●潭碧冬瓜
“潭碧冬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7月21日注册(注册号:51040154)。商标注册人:开平市苍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核定使用商品:冬瓜(新鲜蔬菜)。
“潭碧冬瓜”的产地范围为开平市苍城镇全镇,以潭碧北立村内的“潭碧冬瓜”核心种植区为中心,采用更鼓楼水库一级水源及天然有机化肥,严格按照2023年6月8日发布的地方标准DB 4407/T 101—2023《潭碧冬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
潭碧冬瓜种植有200多年之久,单瓜重约3千克至5千克,大的重约10千克,外表顶部呈三角形状,表面有一层白色的冬瓜粉。肉厚瓤少,肉质坚实,清甜爽脆,耐贮藏,久贮不失水,不霉烂,比一般冬瓜耐储藏。其白霜瓜皮瓜籽都能入药、瓜藤瓜肉瓜瓤能成菜肴,具有清暑解热、护肾利尿、祛热止痢、止咳化痰、降脂养颜等功效。
●恩平簕菜
“恩平簕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09月14日注册(注册号:23112647)。商标注册人:恩平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核定使用商品:簕菜(新鲜蔬菜)。
使用“恩平簕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恩平市全境,包括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沙湖镇、牛江镇、君堂镇、东成镇、良西镇、圣堂镇、大田镇、大槐镇、横陂镇和那吉镇11个镇(街)。
恩平簕菜,叶片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片,中央一片最大,椭圆形、长卵形,长4厘米—10厘米,宽2.5厘米—4.5厘米,质地脆嫩,色泽鲜绿,大小均匀,边缘有细锯齿或疏钝齿,无毛或脉上疏生刺毛,入口清香微甘,爽脆无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