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通讯员 肖智
“以前这里是村里的闲置地,地面凹凸不平,环境比较差。现在被改造成停车场,我们停车方便多了,村中环境也更加整洁、更加清爽。”看着村中新改造的便民停车场,杜阮镇杜臂村的村民李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提“颜”增“质”,杜阮镇通过镇村联动积极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杜臂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村企联动、积分促动等多维度举措,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品质。
农房换“新装”
走进杜臂村,一栋栋原本老旧的农房在经过翻新修缮后,都换上了明亮整洁的“新装”,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杜臂村已完成31栋农房风貌提升,改造总面积近一万平方米,村庄面貌得到显著改善,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大幅提升。
为高标准、高效率落实农房风貌提升工作,镇、村整体谋划、认真调研,村“两委”干部与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深入乡村干道沿线摸排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在与村民沟通中耐心细致地记录村民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改造台账,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凝聚改造合力,杜臂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多元合作桥梁,凝聚强大社会合力,共同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工作:与江门市特耐涂化工有限公司结对共建,企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义务提供150桶优质油漆,为农房外立面改造升级注入强大动力;携手江门市广德实验学校开展“志愿我先行——小手拉大手,共绘美丽乡村”实践活动,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用画笔为村庄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画卷,增添了别样的青春活力,让乡村面貌“大变样”。
荒地“变身”停车场
杜臂村位于江杜中路沿线,居住人口集中,随着城乡融合建设步伐的加快,停车难问题日渐凸显。同时,村内仍有部分堆放着杂物、荒草丛生的闲置地块,极大地影响了杜臂村的整体形象。
为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全面建设和美乡村,杜臂村迅速行动,主动担当,组织党员、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等召开基层民主议事会议,共商共议,推动村内闲置地块的规范管理和利用。
今年以来,杜臂村巧妙盘活村内闲置空地,尤其是那些以往被忽视的“边角料”区域,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新建5个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50个,部分停车场还提供充电、洗车等配套服务,切实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杜臂村党支部书记李嘉明表示:“我们通过村组联营,盘活闲置土地,打造‘智慧停车’项目,既能缓解停车难题,又能让村集体增收。”
精心打造“四小园”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见美……杜臂村紧扣“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口,结合村庄规划持续加强绿美建设,积极引导和发动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打造“四小园”,让村容村貌从“一时美”向“时时美”提质升级。今年以来,杜臂村结合周围环境,因地制宜栽种树木超100株,精心打造700余平方米的“四小园”,为村容村貌增添绿美新亮点。
同时杜臂村结合积分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激发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环境整洁的积极性,并定期开展“乡村月扫”行动,共同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环境。
走进如今的杜臂村,斑驳的外墙焕然一新、绿美环境持续提升、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下来,杜阮镇将继续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断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将乡村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乡村向宜居宜业方向转变,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