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通讯员 黎振华
“区市场监管局实施的‘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让校园食品加工操作过程变得公开透明,我们对孩子的校园饮食安全很放心。”日前,不少江门市农林小学的家长积极向前来查看食品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区人大代表反馈,并为相关工作点赞。
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表决制确定对象、面对面现场提问、全过程专题调查、闭环式督促整改”专项评议工作机制,督促部门交答卷、做好评议促提升,推动政府有关部门专项工作提质增效,回应群众期盼,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确定评议对象
确定评议工作部门是整个专项评议工作的首要环节。5月9日,在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以集体表决的形式,确定区教育局、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以及区市场监管局为2024年度专项评议工作的被评议单位。
被评议单位确定了,怎么评,评什么?区人大常委会及时成立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任组长的5个评议小组,深入开展摸底工作,并与被评议单位反复磋商,结合制约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和群众关心关注领域,最终敲定新增就业人员、行政复议工作、增加高中学位、水利设施建设、食品安全等5项工作为评议主题,精准确定评议对象。同时,科学制定评议方案,明确评议工作指导思想、评议内容、时间、方法、步骤及责任要求,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第一时间下发至各相关单位并向社会公布。
深入开展评议调查
“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专项评议工作公告,想向你们反映一下农贸市场交易环境差的问题。”“是否应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力量?目前‘案多人少’矛盾较为突出。”“作为校长,希望持续扩充民办学校的公办学位,满足群众对高中学位的需求。”……在走访座谈现场,企业代表、居民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接连发声,每次发言、每个问题的背后凝聚着对被评议单位改进工作、履职尽责的期许。
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确保工作评议的客观公正。各评议小组先后走进12个区直部门及下属单位、15家企业、6所学校和8个项目现场,深入开展评议调查,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报告、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听取各级人大代表、服务对象、下属单位及群众意见建议,对被评议单位专项工作进行“全面体检”,并从回收的500余份调查问卷及收集到的近100条意见建议中选取“重视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部分在建水利工程进展缓慢”“就业平台实效追踪不到位”等22项内容,转化为重点整改工作并写进各组调研报告。这22项整改工作凝聚了各方声音,涵盖了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就业等问题,干部、职工提及的健全机制、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内容。
以满意度丈量工作效果
工作评议并非走过场、一评了之。11月28日,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召开,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评议小组成员、被评议单位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参与评议的区人大代表悉数到场。
在听取被评议单位专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和评议工作组调查报告后,区人大代表戴雄敏首先发问:“新行政复议法实施后,方便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有哪些新举措?”话音刚落,区司法局负责人接过话筒回应:“我们在蓬江产业会客厅、6个镇(街)司法所设置行政复议服务点,申请人还可以通过邮寄方式和市司法局线上客户端、全国行政复议平台等途径提交复议申请。”……问题一个接一个,直指各单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痛点,人大代表发问不含糊、直指要害,被评议单位负责人解答不懈怠、直接回应,你来我往,问之深、答之切,评到了点子上、议在了关键处。
问答环节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5个被评议单位专项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以此丈量工作效果,并现场公布结果。“代表们的提问既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满意度测评情况督促我们要加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被评议单位负责同志表示。据统计,5个被评议单位专项工作评议结果均为“满意”,其中行政复议工作、水利设施建设等2项工作满意率为100%,新增就业人员、食品安全等2项工作满意率为80.7%,增加高中学位工作满意率为73.1%。
评议有时限,整改有空间,“满意”无止境。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做好专项评议工作“后半篇”文章,要求被评议单位根据评议意见列出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进行销号整改,及时上报整改结果,并适时开展评议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问题真正解决、短板真正补齐、各方真正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