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志愿服务之风吹遍侨乡大地
党建引领铸就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
让志愿服务之风吹遍侨乡大地

志愿者为2023江门马拉松赛的顺利举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志愿者参与植树活动。

    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以“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号召全国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江门,这座充满爱心与活力的城市,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主题,志愿服务之风也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吹遍侨乡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江门的志愿服务发展态势良好,志愿服务覆盖面与参与度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回馈与保障也不断得到强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向志愿者说一声“谢谢您”!

    文/图 张浩洋 江义宣

    助推“百千万工程”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志愿力量

    志愿服务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中,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为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4年,江门市内及市外高校大学生组成了500多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这些青年志愿者的足迹遍布江门五邑地区,服务领域广泛。从岭南特色产业到乡村集体经济,从绿美江门到县域科技服务,从乡村规划建设到文化创意和保育,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在“百千万工程”中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通过加强乡村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人才培育、阵地建设、项目打造和机制完善,江门构建了完善的乡村志愿服务工作体系。2024年以来,已开展6079场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达103751人次,志愿服务时长累计406783小时。这些活动涵盖了村容村貌整治美化、文明乡风民风培育、“清源行动”巡河护河等多个方面,为“百千万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志愿服务同样亮点纷呈。在团市委、市义工联组织下,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开展植树护绿志愿服务。2024年以来,全市共开展绿美江门生态建设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9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超6.6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20万小时。

    团市委依托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大中小学团青骨干,组建了市、县全覆盖的绿美志愿服务队伍和阵地体系。目前,已组建市、县绿美江门青年志愿服务队50多支,建立了24个省、市、县“绿美”主题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在品牌项目建设方面,团市委打造了“种、管、护”三维度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如“守护邑岸 绿美江门”植树护绿行动、“绿美有约”——青年林结对管护行动、绿美“森”踪——保护古树名木志愿服务行动等。

    此外,为了营造更浓厚的植绿护绿氛围,团市委还发布了“江门青年说绿美特别篇”微视频,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绿美宣教矩阵,引导青少年广泛参与学习。目前已推出“古树之樟树”和“古树之木棉树”两个专题视频,观看量超1万人次。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江门青少年植树护绿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团市委联合多个部门印发相关通知,全面搭建青少年义务植树对接平台,多措并举动员全市青少年积极投身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同时,依托团省委“绿美青年林”小程序发布认捐、认种植树项目,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植树活动。2024年以来,发布“青年林”项目115个,种植面积超过15.8公顷,各类树木8631棵,超2万人次参与。

    参与大型活动

    展现江门志愿者风采

    随着江门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落户江门,志愿者们也纷纷参与其中,让热情、贴心的志愿服务成为每场大型活动的“标配”。

    2024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了多场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从第三届广东省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到第二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文化周,从亚洲U20女排锦标赛到2024第11届亚洲跳水锦标赛,江门志愿者们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为活动的顺利举行提供了重要支持,充分展现江门志愿者风采。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江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锻炼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特别是在去年的江门马拉松赛志愿服务工作中,团市委作为志愿服务组的牵头单位,积极履行职责,科学设定服务岗位、有效组织志愿者招募、深入开展岗位培训,确保了赛事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今年的江门马拉松赛,将有3500名志愿者提供赛道服务,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这一主题的含义。

    注重创新举措

    强化志愿服务回馈与保障

    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江门也注重创新举措,强化志愿服务回馈与保障,让志愿者感受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为了激励更多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市义工联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共同搭建了志愿者激励回馈平台,并开展志愿达人激励计划。通过发动社会爱心商家、企业等公益合作伙伴提供代金券、折扣、礼品、服务等回馈,让志愿者们“劳有所得”。自2023年6月启动以来,志愿达人激励计划已开展15期,共回馈志愿达人320名,筹集社会回馈礼遇达52万元。据了解,为了激励和表彰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今年的江门马拉松赛还将特别推出“江门马拉松志愿者纪念电子徽章”。

    为了回馈广大志愿者、传播江门志愿文化,市义工联持续开展“每分都是爱”志愿者积分兑换活动。通过积分商城,志愿者可以用服务积分兑换各种文化产品。截至目前,已兑换志愿服务文化产品超4300份,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超2200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庆祝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团市委、市义工联于12月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志愿文化传播推广、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

    各县(市、区)团委、市直有关单位、各高校和市义工联各级分会、服务总队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蓬江区的“‘益’起共绘‘同心圆’ 爱心赋能‘百千万工程’”活动、江海区的“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宣传活动、开平市的“百队千长万人行”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启动仪式等。

    “回顾过去,江门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新的篇章。”市义工联负责人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志愿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志愿服务的创新和探索,推动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江门这片充满活力的大地上,志愿服务之风将继续吹拂。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志愿力量。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