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居民“解锁”美好新生活
松田科技积极拥抱“大桥经济”
呼吁市民热情当好东道主
文创作品璀璨夺目 侨乡文化焕发新彩
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将有利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
江门两人入选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激发创新思维
文创作品璀璨夺目 侨乡文化焕发新彩

    冰箱贴、钥匙扣、美食特产……这些轻巧而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正成为当代年轻人探索新城市、留下独特记忆的新方式。在“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推动下,江门文创风潮刮得正劲,文创产品正成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广江门“侨乡文化”品牌,推动旅游文化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第七届“侨乡礼”文创设计大赛暨2024年江门“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文创设计专项赛日前举行。参赛选手深入挖掘和提炼侨乡文化的精髓,设计的作品将江门传统的侨文化元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合,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更展现了江门的文化魅力,显现出江门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通讯员 陈永航

    在作品设计中融入江门文化底蕴

    江门,这座著名的侨乡,不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拥有众多历史建筑,如天下粮仓、启明里等,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耐人寻味。开平碉楼、新会鱼灯、小鸟天堂等文化元素,更是成为了大赛中设计作品汲取灵感的宝库,展现了江门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江门市技师学院传媒设计系的蔡计荣老师与学生组队参赛,带来了一组名为“光影侨乡”的现代灯具设计作品。这组作品共包括3盏台灯,它们分别融合了小鸟天堂、凌霄塔、新会学宫的标志性造型和色彩元素,设计独特且富有人文气息,最终荣获了专项赛产品设计组的铜奖。“这些作品在概念设计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落地阶段则依托学校的产学研平台资源,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完善提升,充分考虑作品的美感和实用性、可行性。”蔡计荣说。

    令人欣喜的是,本次大赛还吸引了澳门同胞积极参与。澳门城市大学的谭珺元同学,家乡在江门新会,从小接受家乡文化熏陶,对江门的文化元素充满热爱。这次参加比赛,她把关于新会的记忆做成了帆布包、钥匙扣等系列文创产品,起名“会邑新韵 创意未来”,经过专家评委评审,获得了概念组银奖。

    此外,在众多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中,一个专注于体验与服务的网络小程序尤为引人注目。五邑大学的林楚舒同学因在启明里迷路而萌生了设计导游软件的想法。其设计的作品“江门·三十三虚街游玩规划小程序”,不仅能提供景点及公共设施导航功能,还能为游客“一键”规划旅游线路,确保旅途中的“吃喝玩乐”安排得井井有条。

    推动文创产品经济与文化价值双提升

    “这次比赛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作品水平相比往届比赛有明显提升。”担任此次大赛评委的五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王竣驰指出,文创类产品在设计上尤为注重产品形态与实用性的和谐统一,这一平衡点的把握实属不易。优秀的文创作品不仅能巧妙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更能在美学层面实现精彩呈现,使得广大民众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大赛中出现的诸如模仿粮仓外观的卷笔刀、碉楼造型的灯具等作品,便是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

    随着文创产品的日益走俏,传统文化不再被遗忘于角落,而是借助工业设计之力,将文化、创意、科技与商品属性深度融合,实现了文创产品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双重提升,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经济生命力与活力。本次大赛无疑成为了一股强劲的“催化剂”,激发了更多创新思维,加速了产品从设计到市场的转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中的“光影侨乡”现代灯具设计作品,目前已顺利进入投产前的最后调整阶段。蔡计荣对此充满了期待,他介绍:“作品的合作方是江门一家本土灯饰企业,对方正是看中了文创产品的广阔市场前景,因此积极寻求合作,希望将这一产品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