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侨都·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与时间赛跑 与死神搏斗
获批国家级“头痛中心”
寒风起,警惕过敏性鼻炎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时间赛跑 与死神搏斗
记者探访一线医生工作日常
急诊ICU里多是疑难杂症患者。
心血管内科每天都上演着生与死的较量。

    进入冬季,各类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加之各种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急诊中心、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变得异常忙碌,“超长待机”也成为医生们的常态。近日,记者探访一线医生工作日常,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他们忙碌而真实的一天,记录他们对生命的一场场倾力守护。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陈君 黎歆

    A 急诊日夜不间断

    急诊,24小时×365天,不眠不休。他们,争分夺秒,只为与时间赛跑。他们,日夜不间断,时刻与死神较量,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12月5日10:52,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原本休假在家的王福权一下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王福权是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负责急诊ICU的救治工作。进入急诊ICU的病人,都是急、危重病人,救治难度大。

    电话响起,意味着一场生死营救即将开始。

    大概20分钟前,一名病人被送到了急诊抢救室,刚刚入门心率就突然减慢至20次/分,警报响起,抢救室医生和护士立即给患者做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推注肾上腺素。患者病情凶险,极有可能是大面积肺栓塞,随时可能再次出现生命危险,立即收入急诊ICU。

    “急性肺栓塞发病急,进展快。而大面积肺栓塞,死亡率极高。当时患者情况很危急,已经有ECMO指征,科室立即通知我回来开展工作。”接到电话了解患者情况后,王福权立即放弃休假,15分钟后赶到医院。与此同时,急诊ICU立即启动紧急响应机制,争分夺秒展开上机流程。

    11:20,ECMO小组接管患者,启动体外心肺复苏流程。经过20分钟的紧张操作,ECMO设备成功上机,并开始运作,为患者的生命点亮了希望的灯塔。

    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接受了进一步的检查评估,肺CTA检查结果提示右肺主干肺动脉栓塞。随后按照医院肺栓塞专家组的建议,进行了药物溶栓治疗。

    虽然已经找到了病因并进行了治疗,但接下来的,仍是一场硬仗。ICU里,各种仪器的报警声一直“嘀嘀嘀”响个不停,护士们不停地处理着病人不同的问题。王福权说:“患者还需要持续进行血液净化,稳定内环境。我要守着她。”尽管有ECMO支持,患者还是多次发生室颤,前后达10余次,抢救持续了整整20个小时。这一夜,王福权几乎没有合眼。12月6日6:00,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意识,能睁眼,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活动手指。王福权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对于王福权来说,新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科室里面,还有结肠癌术后肺部感染加重、脑干出血术后继发脑出血、重症肺炎等各类患者需要精心治疗。这对于急诊ICU的医生来说,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急诊的一天,也是急诊的每一天,我们急诊人都习惯了。”王福权说。

    急诊,就是默默地坚守。

    B 心血管“医”线的生死时速

    冬季气温下降,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症状凶、猝死率高的特点,一旦发作,抢救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血管内科医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心血管内科,每天都上演着生与死的较量。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随时随地投入紧张的抢救成了该科室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常态。

    12月3日7:30,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贤涛到达医院,开始一天的工作。当天是他的值班日,熟悉病例、查房准备、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病情……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15:00,“患者心梗!有急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患者张阿姨因呼吸困难就诊当地医院,当时已出现意识障碍,经抢救后恢复自主意识,当地医院查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梗,并上报到江门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一键启动,吴贤涛接到通知后,一边指导当地医院急救措施,一边安排急诊手术事宜。15分钟后,张阿姨被当地医院急救车送往江门市人民医院导管室。

    15:35,吴贤涛及同事为患者成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正常供血,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有时一天内会有好几个急诊病人。”吴贤涛说。

    12月4日,经历了前一天随时待命的值班日,接下来依旧是忙碌的一天。当天是科室的手术日,吴贤涛说:“今天星期三,科室总共安排了16台手术,但如果查房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或者是遇上急诊,需要加塞手术的情况也时常出现。”

    8:30,手术开始。患者因典型心绞痛入院,术前判断存在严重冠脉狭窄病变,有冠脉造影指征,局部麻醉下,行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及三支病变,均为严重病变,经心血管内科手术团队充分商议并结合患者情况,为患者处理左冠病变、血管病变钙化严重、迂曲、分叉病变等情况。

    时间一点点流逝。“冠脉血流恢复良好!”手术结束,不知不觉,时间已来到12:00。

    匆匆吃过午饭后,吴贤涛又马不停蹄地准备下一台手术。

    “今天有很多例棘手手术,每一台都要花费3—4个小时,其中包括射频消融手术,病人行电生理检查发现同时存在室上速、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扑3种心律失常,均需逐个处理。”吴贤涛说,当天他共参与了8台手术。回到办公室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处理病历书写、跟家属沟通病情等工作。

    对于心血管内科医生来说,挑战不仅仅来自手术本身,穿着10多公斤重的铅衣站数个小时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吴贤涛说,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无疑带来了高压力。但是,当他把一个又一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当他完成一个又一个疑难病人的诊治,又让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