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侨都·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九天灸”本周四开贴
为八旬老伯打通生命通道
江门市中心医院推出“医保移动亲情付”功能
多学科联动保母婴平安
车祸患者收获重新出发的勇气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中心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实施胆管支架置入术
为八旬老伯打通生命通道

介入团队进行PTCD术。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梁爽 通讯员/黄婧 陈君) 近日,江门市中心医院医学超声科介入与消化内科组成的多学科诊疗(MDT)团队,成功为87岁的冯伯实施了超声引导下PTCD(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联合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行胆管支架置入术,打通生命通道。

    半个月前,家住鹤山市的冯伯突然出现右上腹隐痛,胃口也变差,但并没太重视。一周后,冯伯的皮肤变得很黄,连尿液也黄得厉害,于是在当地医院住院,腹部MR提示胰脏有一块肿物,怀疑是胰腺癌,后转入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消化内科接诊后,确诊其为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

    为了防止胆道梗阻导致的胆源性肝衰竭,冯伯需尽快接受胆道支架置入术。冯伯体内胰头癌肿瘤侵犯,胆管严重狭窄、变形,十二指肠乳头结构紊乱无法辨认,导致消化内科团队无法在内镜下完成胆管支架置入。加上冯伯87岁高龄,身体机能状况较差,难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一度变得棘手。

    为此,消化内科救治团队召集了医学超声科、肝胆胰脾外科等科室进行MDT会诊。经过充分讨论,MDT团队决定为冯伯采取超声引导下PTCD联合ERCP放置胆道支架术的微创治疗方案,并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手术当天,由该院医学超声科主任阮健秋带领介入团队在超声引导下,用穿刺针把导丝置入胆管中。穿刺针在冯伯上腹经皮经肝缓缓进入体内,在超声定位的护航下一点一点推进。根据多次跟消化科联合治疗的经验,团队顺利找到了术前预定的导丝放置位置,把导丝准确地放到十二指肠内,完成了关键的“开路”操作。

    紧接着,该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启祥及副主任段雪辉带领手术团队,在内镜下使用圈套器在肠腔内将顺行的导丝成功“抓捕”。在下方导丝固定后,阮健秋团队马上沿导丝将顺行的导管送入肠腔内,同时把置换的黄斑马导丝轻松地放入到十二指肠内,PTCD与ERCP上下对接成功了。随后,在上方超声的实时引导及下方内镜持续监测下,李启祥团队一气呵成沿黄斑马导丝完成了胆管支架置入术。历时一个多小时,冯伯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了,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治疗。

    近年来,该院医学超声科联合消化内科已成功开展了近30例PTCD联合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这项技术为常规ERCP内镜逆行放置胆管支架失败的患者带来了福音,通过PTCD可为患者经皮经肝顺行另辟一条微创的救命通道,同时也使患者免受电离辐射。

    这项技术的持续开展,是该院MDT模式的生动实践之一。未来,该院将继续推进MDT模式,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凝聚多学科的优势技术力量,让患者得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