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型侨校
兴学育才
尊师重教
全面检查
筑牢防线
激发学生体育热情
共促乡风文明
行有所得 旅有所感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市风采实验学校推行跨学科融合教育
打造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型侨校

科学创新体验馆成为学生展示科技成果的舞台。
学校管乐团在进行日常训练。

    日前,记者走进开平市风采实验学校见到,校园环境优美,智慧气息浓厚,科技与人文相得益彰。

    “我们致力于打造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型侨校,努力把学校办成侨乡标杆学校。”开平市风采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权均坦言,学校以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教育理念,结合个性化的培养策略,不仅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习环境,更是在这科技与人文艺术交织的舞台上,让每一个学生能自由又灿烂地绽放。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激发学生潜质

    探索科创知识新领域

    无人机技术、激光切割雕刻技术、3D打印技术、机器人制作、编程……日前,记者走进学校少年科学创新体验馆,看到学生们正在进行机器人比赛。

    “我们学校的科技创新课很有意思,我在课堂上体验了3D打印、激光切割技术,学着自己设计产品,如何建模、制作。”学生余乐盈说。

    “课程中,我们会尽量减少纯粹知识点的传授,把单方面的‘知识输入’变为开放互动式的‘实践输出’,学生不是‘做题家’,而是‘实践者’‘发明家’。”教师赖俊华表示,少年科学创新体验馆不仅是为学生展示科技成果的舞台,更是他们探究科学奥秘、实践创新思维的试验田。

    他进一步指出,学校秉持着“气正爱满,绽放风采”的办学理念,一直鼓励青少年勇于创造、乐于创新,让“创客梦”融入“中国梦”,不仅建成了集玩、学、思、创为一体的综合型科技创新体验馆,还组建了校级专业创客社团,开展科技、编程兴趣课程,培养和发掘优秀人才,带领学生共同探索科创知识新领域。

    “此外,学校还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发展为导向,深度挖掘多学科中的科学元素,推行跨学科融合教育。”刘权均说,风采实验学校通过整合学科课程、社团课程、研学课程与科学教育,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的立体课程体系,打造以“科学+学科”小课堂、“科学+社团”中课堂、“科学+研学”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开展人文教育

    让学生全面发展

    每当下课铃声响起,学校运动场、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活力和快乐,到处是学生们的欢声笑语。管乐团歌声悠扬、文学社团书声琅琅、舞蹈社团翩翩起舞、书法社团书韵飘香,足球社团刻苦训练……老师们精心准备,认真指导,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学校真正成了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人文教育在风采实验学校同样占据了重要位置,被视为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成为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努力实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传承与发展相结合,不断提升美育课程质量,紧扣美育主旨,结合专业特色,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以美润心、以美润情的目的。”刘权均表示。

    学校通过开设管乐、舞蹈、合唱、创意绘画、书法等艺术教育,引导学生修身养性,同时还开设了篮球、乒乓球、足球等课程,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学生“人人有特长,人人会才艺”的美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笑”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真正帮助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以社团活动的形式组织和开展课后服务,科学设置课后服务课程,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课后服务课程包括基本类、拓展类和升级类。基本类课后服务课程为班级作业辅导,以班级为单位,由语数英老师进行作业辅导、答疑解惑;拓展类课后服务课程为年级素质拓展,打破班级、教师、学科之间的界限,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以“课程超市”的形式,为学生精心打造阅读与分享、英语口语、书法、绘画、经典诵读等丰富多样、发展个性的年级活动;升级类课后服务课程立足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开展校级兴趣特长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出艺体特长学生,活动内容为电脑编程、少儿编程、舞蹈、管乐团、大合唱等,参加各级各类艺体活动和赛事,让学生有机会登上更高的舞台。

    打造智慧校园

    助力校园高质量发展

    “我们每天出入校门口,面向摄像头,不到1秒刷脸入校。家长也在微信端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动态。”学生梁佩珊说。

    风采实验学校借助智慧闸机体系,通过闸机摄像头捕捉学生脸部并拍下照片,在与后台数据库比对后,推送相关信息到指定家长,不仅解放了人力,还使校园安全不断升级。

    “入学的时候我们办理了智能学生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学生证来进行考勤打卡,吃饭刷卡,图书借阅等,方便了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使校园内真正地实现了一卡通自由。”学生罗睿儿说。

    “智慧校园”融合的信息技术数据处理能力,优化和创新了学校管理理念和模式,正不断更新校园新生态,在学校教学楼内,每个班级门口都装着智慧班牌。“智慧班牌成为了班级文化、校园新闻信息实时发布阵地,一个平板电脑大小的班牌完全代替墙体宣传,集合学生考勤、班级课表、家校联系等多方面信息,实现统筹管理。”刘权均说。

    “智慧班牌是班级文化的展示窗口,记录着我们的成长点滴、班级的荣誉时刻。精美的界面设计,生动地呈现出班级风采照、作品展示,让每一个走进教室的人都能感受到独特的班级魅力。”学生敖婕儿说。

    据悉,除了1秒无感刷脸进校园、智慧班牌整合平台管理,还有学校的现代化智慧教室、多媒体手段的教学、多功能图书馆、学校审批无纸化办公等等,都让校园的科技感更足。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学校智慧校园仍处于起步阶段。”刘权均坦言,未来的智慧校园将是科技与人文充分交融、相得益彰的舞台。学校将减轻一线教师的教学压力,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创新,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创造更温暖、人文的校园氛围辅助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