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引导学生精“修”细“雕”
侨乡非遗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
情绪管理:优化班级管理的“金钥匙”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侨乡非遗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

    江门,作为广东省的一颗璀璨明珠,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不仅承载着侨乡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展现。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任。将侨乡非遗文化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侨乡非遗项目繁多,涵盖了传统音乐、曲艺、传统美术、手工技艺和民间习俗等领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资源。本文将以新会葵艺、荷塘纱龙和陈白沙茅龙笔书法为例,探讨侨乡非遗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

    蓬江区杜阮镇贯溪小学 何耘青

    实践操作 提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介绍新会葵艺时,可以展示一些精美的葵扇图片或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葵扇的艺术魅力;在介绍荷塘纱龙时,可以播放一段纱龙表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纱龙表演的震撼效果;在介绍陈白沙茅龙笔书法时,可以展示一些茅龙笔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书法的独特韵味。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非遗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参观新会葵艺工作室时,可以让学生亲手尝试编织葵扇或绘制葵扇图案;在教授茅龙笔书法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书法技巧。通过实践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发动家长组织亲子活动——参观新会葵艺工作室。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被葵扇精美的图案和精湛的技艺深深吸引。回到学校后,我引导学生们以“我心中的葵扇”为主题创作一篇作文。学生们在作文中纷纷表达了对葵扇的喜爱和对匠人精神的敬佩之情。有的学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葵扇的精美图案和独特风格;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葵扇背后的故事和传说。通过这次作文创作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新会葵艺的理解和认识,还提升了作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聊聊书法”。在这节课上,我展示了陈白沙的茅龙笔书法作品,并向学生介绍了茅龙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随后,我组织学生们分组欣赏书法作品并交流感受。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品味。通过这次书法鉴赏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书法鉴赏能力,还加深了对陈白沙和茅龙笔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资源 深化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江门市非遗文化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地方志等资源,构建非遗文化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同时,可以与江门市非遗保护中心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宝贵财富。将非遗文化与语文学科相融合,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非遗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让学生在传承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并在创作中书写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