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柑林间剪果装筐,尽情体验采摘乐趣;在田野里品尝陈皮宴,感受独特风味;游走在古村落中,领略侨乡文化的深厚底蕴……今年新会柑喜迎丰收年,不少柑园以新会陈皮为名片,整合当地特色文旅资源,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采摘节,进一步带动了新会柑的销售。从“等客上门”转变为“主动出击”,新会陈皮行业正在积极转型升级,用“老陈皮”书写农文旅融合“新故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倩婷
创意活动“出圈” 一柑园一天售出近10万元新会柑
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秋冬季,江门天气晴朗干燥,雨水偏少,不少柑园喜迎丰收。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今年经新会陈皮溯源管理系统现场核定产量的新会柑种植面积为9333.33公顷,预计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超20%。
新会柑迎来了丰收年,一场场创意十足的采摘节在各柑园里轮番上演,仪式感满满!
“这一趟旅程很充实,感受到了地道的陈皮文化。”近日,深圳游客李小姐带着家人,在新会区罗坑镇南洋村一柑园连玩带吃,扎扎实实体验了一天新会柑采摘游。
上午在柑园体验摘果乐趣;中午在村口品陈皮茶、尝烤全羊;下午在碉楼前欣赏国家级非遗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传承人张瑞亨现场挥毫的作品……傍晚踏上返程路时,李小姐还有些意犹未尽。
这是近日南洋村一柑园联合网红博主“陈生陈太”举办的大红柑采摘节。活动以新会陈皮为名片,整合新会当地特色文旅文化,打造新会柑采摘游玩线路,受到了粉丝和游客的欢迎,在网上迅速“出圈”。
“今年是柑园首次挂果,订单主要以外地客商提前预订的大宗订单为主,这次活动是柑园首次对散客开放采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南洋村柑园负责人王昌林告诉记者,当天有200多名粉丝到柑园参加活动,现场售出近10万元新会柑,活动结束后还陆续接到了不少粉丝的订单。
行业年度盛典,柑香自有蝶飞来。11月初,新会区大泽镇一柑园内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位收藏爱好者慕名而来,参加由广东省集藏协会新会陈皮·柑普茶专业委员会举行的2024年新会柑开摘仪式。“此次活动更像是陈皮知识的启蒙之旅,通过实地参观柑园和陈皮储存仓库,让我们对陈皮产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外地客商陈先生说。
“热烈欢迎全国柑润堂家人们回家!”11月中旬,新会柑润堂举办为期三天的2024年开柑节,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纷纷前来参加活动,亲自到柑园摘果、开皮,体验新会陈皮的制作过程。活动中,新会柑润堂一连推出5款新品现场掀起订购热潮。
农文旅融合 推动新会陈皮行业转型升级
从“等客上门”转变为“主动出击”,创意十足的新会柑采摘活动,成为今年不少新会柑园的引流新方式,不仅为柑园赚了人气,更赚了口碑。
“新会陈皮之所以享有盛誉,得益于其三大独特优势,包括原生种的纯正性、地道产区的历史沉淀和岭南气候的独特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柑园探索更多元化的推广模式,线上线下为消费者呈现一个直观、可信的产地来源,增强市场的购买信心。”王昌林说。
在广东省集藏协会常务副会长何柏洪看来,柑园举办采摘节不仅是一场庆祝丰收的盛会,更是推动农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无论是行业组织还是柑园自主举办的开摘节,都紧密围绕新会陈皮这一核心产品做文章,整合新会当地的特色美食、旅游景点、传统文化等资源,打造农文旅多业态融合的服务消费新场景,点燃地方消费新热潮。”何柏洪说。
据悉,今年新会区发布了4条新会柑采摘农文旅线路,分别以红色研学游、休闲乡村游、疍家风情之旅、历史文化之旅为主题,涵盖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新会陈皮村、田金村、烧鹅历史文化街区、京梅村等新会特色景点与乡村旅游重点村。每条线路不仅深度展示了新会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还巧妙融入了新会陈皮、新会柑采摘点和陈皮文化体验点,能够让游客欣赏美景的同时,一同分享新会柑丰收的喜悦。
农文旅融合,成为新会陈皮行业转型升级的一把金钥匙。“南洋里不仅保留了新会原始老品种油身柑,还保留了很多古村落、老碉楼,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挖掘南洋里的旅游资源,设计新会柑研学游、采摘游线路,推广新会陈皮文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柑园游玩、采购。”王昌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