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从江门到澳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21/2024-12-13/A04/5921734490913926.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澳门江门根脉连
崔世平:出钱出力为家乡修建基础设施
梁晚年:在澳门营造十公里中华文化“长廊”
麦瑞权:建设澳门政权移交大典临时场馆
陈少清:为家乡筹款捐款建设医院和新农村
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开荆:当好“超级联系人”促进两地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少清:为家乡筹款捐款建设医院和新农村

陈少清

    “现在江门发展很快,不仅城市道路变得宽敞了,市容市貌也更加大气,跟以前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谈起江门的人、物、事,说起江门的经济、城市、人文,澳门江门同乡会会长陈少清如数家珍,言语间满是深情。

    陈少清出生于江门鹤山,自幼便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前往澳门打拼后,他像是一座坚实的桥梁,将两地紧密相连,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促进江澳交流的事业中。

    1982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改变命运的渴望,陈少清毅然告别熟悉的家乡,踏上前往澳门的逐梦之旅。凭借着敢为人先、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陈少清从一名送货员一路摸爬滚打,逐渐成长为澳门西药行业的翘楚。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尽管在澳门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但陈少清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与牵挂,从未因距离和时间而有丝毫褪色。“以前每年我至少会回来两次,一次是春节,另一次是我奶奶的生日。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回来的次数更加频繁。”故乡的山水、亲人,始终是他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也是他践行社会责任、回馈家乡的动力源泉。

    多年来,陈少清积极参与家乡鹤山的建设,累计捐款近百万元,家乡随处可见他的爱心印记。

    “从小在鹤山长大,让我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能为家乡做些事情,我觉得非常荣幸。”陈少清一直关注着鹤山的发展。1999年,他加入澳门鹤山同乡会,并于2015年当选为澳门鹤山同乡会会长,助力家乡公益事业发展和推动江澳合作交流。

    多年来,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耕耘者,在鹤山这片土地上播撒着爱心与希望的种子。2015年,陈少清精心组织址山卫生院门诊综合大楼慈善筹款晚宴,并主动捐款25万元;2016年,他发动址山镇四九江津村幸福新农村建设筹款,共筹得180多万元,其中他自己捐款36万元。

    “祖国好起来了,家乡好起来了,我们也就会跟着好起来。”陈少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出走半生,变的是人的年龄和模样,不变的是乡音和乡情。40多年来,陈少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不管我走到哪里,都会感觉很自豪,因为我是江门人。”陈少清深情地说。

    多年来,江门一直是澳门同胞的投资热土。在陈少清看来,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大湾区建设大步迈进,江门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相信乘风而起的江门和澳门两地合作定会朝着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阔步前行。

    在“三通道”历史机遇下,江门和澳门两地的距离被大大拉近。作为澳门江门同乡会会长,陈少清带头举办活动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会员考察学习,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会员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加珍视和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陈少清表示,他愿意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澳人澳企到江门投资兴业,鼓励澳门青年投身大湾区创业就业,不断加强两地产业协作、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同时,他也希望江门能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吸引有志于建设家乡的年轻人回乡成就事业、实现梦想,为两地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朱磊磊)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