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可见,将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落实到当下的语文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析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路径。
蓬江区杜阮镇瑶芦小学 叶秋艳
明确教学主题,构建任务群框架
大单元教学是在单元整体目标的指引下,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主题的选择是这一模式的起点,应紧密围绕单元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为例,该单元通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经典故事,以及配套的口语交际和阅读拓展,形成了一个以“创造性复述”为核心的学习任务群。鉴于五年级学生已具备复述基础,教学主题可定为“讲好民间故事”,旨在提升学生的故事讲述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单元教学目标与平常的课时教学目标有所不同,更注重整体规划和学生经验的连续性。以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红色文化,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维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具体目标包括自主掌握生字词,提升独立学习能力;深入理解革命历史,传承英雄精神;运用点面结合法记录革命故事,提高写作技能;通过演讲实践,增强口头表达和公共演讲能力。
设计情境化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教学活动是大单元教学实施的关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活动的情境性、实践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单元,可设计一项跨年级的情境化活动,比如“神话故事分享会”,要求学生不仅阅读和理解神话故事,还需根据不同年龄段听众的特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一任务不仅考验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合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促使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调整讲述策略,从而在不同情境下有效沟通,提升综合素养。
过程性评价是确保大单元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在“民间故事”单元,教师可设计一份详细的星级评价表,涵盖故事复述的准确性、创造性、表达流畅度以及听众反应等多个维度。同时,也可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形成多元评价体系。
强化反思与调整,持续优化教学
在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复述中遇到困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一步探索故事的多种可能性和表达方式。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培养自主学习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总之,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强化单元教学意识,注重对学生学习主题的确定、学习活动目标的制订与落实,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持续的教学反思与调整,构建一个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