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李淑珩) 12月14日上午,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MTA乡村振兴班2024级、2023级师生一行40余人组成的研讨团到开平市开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围绕“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几点思考”主题与研讨团展开交流座谈。
开平素有华侨之乡、碉楼之乡、建筑之乡、文化艺术之乡和世界名厨之乡的“五乡”美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开平市致力探索合理保护和利用本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建立高水平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机制,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发展。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工作部署,一批批自带流量的农文旅项目相继落地,更是让开平这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文化IP的城市,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掀起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高潮。
活动中,余中华从侨乡风貌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蕴含的价值特色、侨乡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农文旅融合路径探索、“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规划、县镇村整体风貌管控、农文旅服务配套提升等方面,全面深入地介绍开平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概况、发展背景、基础优势与存在问题,并重点阐释了高水平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是开平市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的核心抓手。余中华还详细介绍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的定位目标、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和实施路径等,充分展示开平市擦亮侨乡农文旅品牌,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高地的信心与决心。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MTA乡村振兴班是该校聚焦乡村发展与旅游融合的特色教育项目,致力于旅游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旨在通过深入调研,充分挖掘开平农文旅产业的特色和优势,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的人才培养、项目招商、服务完善、知名度提升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余中华希望,通过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MTA乡村振兴班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激发开平农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工作新的思路和优化方案,解锁更多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密码”,以文化为引领,助力开平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开平农文旅产业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