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城镇中心小学北校区是该镇两所小学之一,这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子,是不少苍城人最早的求学记忆起点。苍城镇人大在调研中发现,校舍因建筑年代较为久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去年,苍城镇人大代表在开平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支持苍城镇中心小学北校区改造的建议》。在人大代表的支持下,苍城镇中心小学北校区升级改造成功争取到开平市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支持。如今,学校教学楼和侧门改造工程高效完成,为师生创造了安全无忧的校园环境。
这是苍城镇人大聚焦教育民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苍城镇人大强化监督职能,积极开展调研、收集民意、提出良策,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
走访调研
助力校园环境改善
为全面提升校园环境质量,近年来,苍城镇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走访学校和村(社区),与家长交谈,与师生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在走访过程中,家长和师生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如幼儿园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安全隐患、小学教学楼老化和侧门狭窄等,并提出具体的诉求。为此,人大代表多次实地调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
“夏天在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晴天太热,雨天易被淋,能不能装个遮阳挡雨的棚子,让我们尤其是接送孩子的老人有个舒适的地方待着?”“苍城镇中心小学北校区的侧门太小了,门口道路又比较陡,孩子出入不方便,还有危险。”……苍城镇人大将这些意见一一收集。
如今,在苍城镇中心幼儿园校门内一侧,建起了“爱心亭长廊”,平时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开展户外活动,放学时家长可以在这里等待孩子。说起这个“爱心亭长廊”,家长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2022年,针对苍城镇中心幼儿园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安全隐患问题,苍城镇人大代表提出建设“爱心亭长廊”的建议,并成功争取到开平市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支持,助力项目顺利落地实施。该园副园长陈春莺说,原本“爱心亭长廊”计划建在幼儿园外,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多次实地调研后,认为选址在幼儿园外既占用公共资源,也不便于家长接送和孩子的安全管理,最终选址在校门内一侧。“家长和孩子都很喜欢这里,觉得这样既方便又放心。”陈春莺说道。
前文提到的苍城镇中心小学北校区,参与调研的开平市人大代表谢彩花分享了当时的发现:“教学楼外墙马赛克砖脱落,一不注意可能会砸伤过往的师生,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门口较小,学生上学、放学期间人多容易造成拥堵,影响师生出入,存在安全隐患。”在人大代表的支持下,苍城镇中心小学北校区升级改造成功争取开平市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支持,助力学校高效完成教学楼和侧门改造工程,为师生创造了安全无忧的校园环境。
建言献策
保障师生食宿安全
开平市第八中学建在山上,这里是很多苍城人就读初中的学校。该校校长戴松表示,今年之前,因为学校宿舍床位不足,有近200名学生需要走读。“家长一天来回四次接送学生,家长累,学生学习也受到影响,还让学校存在安全管理隐患。”戴松说道。
“建议对开平市第八中学的宿舍楼进行改造,增加床位,防止出现走读生安全事故;在宿舍楼安装不锈钢大门和防盗网,消除宿舍安全隐患,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为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在人大代表的建言与推动下,开平市第八中学教师学生宿舍楼改造工程成功落地。经过多方努力,工程于2023年12月顺利完成。改造后的宿舍楼共增加180个学生床位,并满足14名教师的住宿需求,有效改善师生的住宿条件,保障学校全寄宿制的顺利实施。
此外,多年来,苍城镇人大主动作为,联合镇纪检监察办、市监所和三级人大代表,开展校园餐“飞行检查”,进一步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防严管严控学校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食品安全。通过深入学校实地检查食堂环境、听取食堂日常管理汇报、了解食材采购及价格、听取学生意见等,人大代表全面了解校园餐的情况,梳理问题意见,并归纳成《关于提高校园餐质量的建议》,压紧压实校方责任,督促校方按时整改,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苍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婷婷表示,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该镇从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师福利待遇的提高、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等方面入手,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各种发展难题,促进苍城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接下来,苍城镇将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凝聚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帮助学校固本强基,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李婷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