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苹果》成为学生的“好帮手”
让校园更有温度
千人比拼硬笔书法
让美育种子在乡镇生根发芽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各校用好用活《青苹果》校园专刊
《青苹果》成为学生的“好帮手”

圭峰小学推进《青苹果》进课堂,阅读课上,老师引导同学们享受阅读的乐趣,积累写作素材。
大鳌镇特沙小学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读报。
双水镇东凌小学学生摘抄《青苹果》上好词好句。
三江镇联和小学课堂上,赵瑞瑜老师给学生讲如何活用《青苹果》写作文。
崖门镇黄冲小学学生利用晚托时间阅读《青苹果》。

    阅读作文、划出重点、摘抄好词好句……随着《江门日报·青苹果》(以下简称《青苹果》)校园专刊走进各校,一个个活学、活用的新场景在课堂上应用起来,不断调动起孩子的阅读、写作兴趣,成为他们学习的“好帮手”。

    《青苹果》校园专刊是一份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江门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校园专刊,是江门市优秀中小学生重点课外读物。《青苹果》现已创刊20多年,“粉丝”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钟珍玲

    任晓盈 简家琳

    新会圭峰小学

    推动《青苹果》进校园

    每天的中午12时30分到13时,是新会圭峰小学全校午读时间,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享受着阅读的乐趣。而《青苹果》作为圭峰小学师生们的“老朋友”,在午读中出现的频率极高。

    “《青苹果》是学生的好朋友、老师的好助手,每周《青苹果》一来,学生们都很开心,课后阅读已经成为大家的好习惯。”新会圭峰小学骨干教师谭伟靖说。

    来到圭峰小学,你会清晰地感受到书香校园氛围。这里随处可见国学经典、励志名言,每个班级都设有图书角,教学楼、走廊、广场等随处可见布置舒适的开放式阅读空间,还有造型可爱的小书屋,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书做伴,享受阅读。课余时间,你总可以看到同学们捧着书本看得津津有味。对于圭峰小学的很多学生来说,《青苹果》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份校园读物。从一年级开始,学校就通过鼓励报刊订阅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我们信赖《青苹果》的内容品质,多年来,《青苹果》也确实没让我们失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版面越来越精美,而且贴近校园生活,确实有利于开启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大门,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文学修养。”谭伟靖告诉记者。同时,圭峰小学还定期组织《青苹果》阅读分享会等活动,指导学生们高效阅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如今,《青苹果》已经进入圭峰小学的课堂,语文科组会选取优秀作文作为范文讲解,研究更好的作文课教学范本。还鼓励学生们积极投稿,有效提高大家的写作积极性。

    另外,圭峰小学向日葵文学社还尝试与“青苹果”品牌联合,打造学生创作天地,开展校园现场作文大赛,效果喜人,越来越多学生参与文学社活动,写作不再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学生们放松心情、表达自我的好方式。

    不少学生还积极参加了“青苹果小记者培训”“青苹果趣味作文大课堂”等活动,通过这些更广阔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风采。

    崖门镇

    设《青苹果》阅读时间

    多年来,崖门镇各小学重视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技能,挖掘优质辅助资料,不断加强学生读写训练。而一沓沓散发油墨香味的《青苹果》是崖门镇小学生的读写“好伙伴”。

    在黄冲小学,每天下午的晚托时间,学生有20分钟是与《青苹果》度过的。“每周一期的《青苹果》阅读素材丰富,作文选材贴近小学生生活。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以手写或剪报方式摘抄《青苹果》的好词、好句,学习江门各县(市、区)学生的作文闪光点,久而久之,便能在自己的作文中融会贯通。”崖门镇黄冲小学教导主任欧锦霞对记者说。她还告诉记者,每年11月至12月举办江门市小学生现场阅读写作大会期间,该校自主开展校内现场写作比赛,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并择优推选出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上级比赛,未入选但作文出色的会在班内进行表彰,以此激励学生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黄冲小学活用《青苹果》并不是个例,崖门镇其他学校如仙洞学校、三村小学、交贝石小学、田边小学等,每周都安排固定时间供学生阅读《青苹果》,学生们对《青苹果》爱不释手,教师运用起《青苹果》更加得心应手。

    交贝石小学教导主任李锦清告诉记者:“结合《青苹果》进行阅读写作教学后,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写作水平都有所提高。”

    三村小学教师钟小英表示:“学校每一篇被刊登在《青苹果》上的作文,都代表了对学生和指导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我们每次都会在升旗台上隆重表彰作文成功登报的学生,让全体学生一起感受这份荣誉。”

    “《青苹果》已成为孩子们了解外界的窗口,孩子们在欣赏优秀范文的同时,还能了解全市各学校举办的精彩活动,学习科普小知识。”仙洞学校办公室主任杨叶桂说。

    双水镇东凌小学

    善用《青苹果》积累好词好句

    “同学们,新一期报纸下发了,请大家及时完成这周的摘抄作业。”12月18日,在课堂上,新会区双水镇东凌小学政教处副主任、五(1)班语文老师卢燕华拿着《青苹果》校园专刊对学生们说。

    据卢燕华介绍,东凌小学将《青苹果》融入语文教学中,以她任教的五(1)班为例,每周新一期报纸下发后,学生会先浏览一遍,从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篇优秀学生习作,拿软皮抄摘抄习作的开头、结尾段,并摘抄5个好词、3个好句用于日常作文素材积累。

    “《青苹果》分高年级、低年级版,上面刊登的优秀学生作文题材贴近课堂,语言生动,能为同龄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多读报、多积累,对学生们的日常习作有很大帮助。”卢燕华说。

    “我从一年级开始坚持积累,有好几个摘抄本,日积月累下,我学会了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摘抄过的好词、好句、好段落,作文成绩比较稳定。”五(1)班学生黄紫晴告诉记者,只见她桌面上整齐摆放着《青苹果》和软皮抄,手里拿着红笔、黑笔,不时圈圈画画,不难看出,她对《青苹果》的熟悉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青苹果》低年级版全刊标注拼音,能帮助一至三年级学生识字,帮助学生掌握字词读音、用法。“标注拼音的做法,能让小朋友学到实处,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扩展词汇量。”卢燕华为《青苹果》的实用性点赞。

    同时,报纸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综合了深度与广度,既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新闻,又有扩展思维能力的科学知识,还有国内外新闻热点、科技文化、动物百科、民俗知识、卡通故事等,让孩子在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同时,知晓天下事。

    三江镇联和小学、八堡小学

    学生有本专用“摘抄本”

    在三江镇联和小学四年级,很多学生都有一本专用的“摘抄本”,用来摘抄《青苹果》的好词、好句、好段,有的学生甚至抄写“好文”。记者打开四(4)班钟曼婷的摘抄本看到,封面写着“写青苹果报”几个字,内页是摘抄的好文章、好词句。同样,赵钰莹同学也写了满满一本。

    “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主要能力,也是老师教学的重点。”联和小学语文老师赵瑞瑜表示,摘抄、抄写等多种形式的笔记方法,可以让学生熟悉写作思路,了解写作框架,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帮助学生培养语感,驾驭文字。“特别是对写作‘困难户’来说,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就不会看着作文题目无从入手、无话可说或无字可写。通过摘抄学习,如遇到自己看过或者印象深刻的熟悉题材,学生的脑海里会形成一些‘画像’,再结合自己的想法,下笔就会更加从容,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作文。”

    在四(5)班同学刘珍珍的摘抄本上,记者看到,她喜欢摘抄一些比喻词句以及一些细节描写,她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增加自己的想象力,“我脑海里会想到这些场景,但是总感觉找不到合适的文字描述。看了范文里的描述,我觉得正是我想写的文字。所以,我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积累。”她说。

    语文教师容友香在鼓励学生摘抄的同时,建议学生在阅读《青苹果》时划出重点段落,在报纸上用到本学期四年级的语文学习方法——写“批注”,即在合适的地方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感受,加深对遣词造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做到知识融会贯通。

    三江镇八堡小学语文老师赵美玲认为,如果学生不爱阅读,作文会很难教。她平时要求学生利用中午饭后睡前的时间阅读《青苹果》,看不完的内容存着,利用周末、寒暑假继续阅读。“我们学校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多数在工厂工作,假期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少。我们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孩子学习,让孩子少玩手机。”赵美玲说,《青苹果》是一份优秀的读物,同时分高、低年级,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看“身边人”的优秀作文,更容易学习、上手。

    大鳌镇特沙小学

    积极引导学生投稿优秀作文

    “选材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可以积累单词、好词好句”“能锻炼学生阅读理解”……12月17日,问及《青苹果》校园专刊能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时,大鳌镇特沙小学的老师们纷纷表示。

    据介绍,大鳌镇特沙小学每周都会组织学生读报,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向全校师生分享《青苹果》上的优秀学生作文及新闻报道,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同龄人对世界的敏锐观察与独特表达。

    “我们希望借《青苹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大鳌镇特沙小学专职副书记何健华告诉记者,《青苹果》上除了本地学生优秀作文,还有《看世界》《国学通》《小记者聚焦》等栏目,内容涵盖科普知识、生活常识、古诗背诵、新闻热点等,学生不仅能从中汲取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边界。

    “更重要的是,为了在《青苹果》上刊登优秀习作,学生们都很积极,每次布置作文,他们都跃跃欲试,大多数学生没有了过去一提到作文就头疼的问题了。”何健华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大鳌镇特沙小学有6位学生的优秀作文和绘画作品曾发表在《青苹果》上,其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六(1)班的袁馨怡同学曾两次发表优秀习作。而且《青苹果》校园专刊的互动性很强,锻炼语感和观察能力的小游戏以及其他互动题目以寓教于乐方式,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