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教育
上一版3  
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保持初心 砥砺前行
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激励和帮助学生追求学业梦想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面对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师如何巧妙提问,以达成高效互动,成为教学艺术的关键所在。

    大江镇大巷小学 邓秀珍

    小学语文课堂

    提问存在问题

    片面理解“启发式”,提问缺乏精心设计。有的课堂问题接二连三,题意简单,无需多思考,大部分学生沉迷于对答如流的假象中。有的课堂问题设计又太难,一名学生暂时回答不出来,教师不是耐心引导,而是马上让另一名学生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片面理解“主体性”,提问缺乏方法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喜欢提出“万能型”问题,例如:“你读懂了什么?”“预习了这篇文章,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提问缺乏方法指导,学生大多是输出一些泛泛而谈的答案,并没有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含义。

    片面追求课堂氛围,提问缺乏普遍性。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中,教师围绕几名学生提问,其他大部分学生则是被冷落一旁。这种提问方式让部分学生充满优越感,却挫伤了其他学生的上进心。

    片面追求课堂效率,学生提问不予重视。例如,有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或者打断学生,或者草草回答,这样的做法无疑打击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策略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好课堂问题?什么问题既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巧设悬念,提问要“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悬念,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例如,《狼牙山五壮士》开课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用‘狼牙山五壮士’作为课文题目?这篇课文包含了哪些故事情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激发思考,提问要“活”。课堂上,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智慧,灵活安排有效的提问,让每一个“小脑袋”都得到激活。中文测评专家学者祝新华曾提出阅读认知六层次能力系统的概念,教师可以根据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诊断,通过分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的提问,让所有学生都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整个课堂自然而然就“活”了起来。

    组合巧妙,提问要“优”。少提碎片化问题,多提整体性问题。在教学《一颗豆荚里的五颗豆》时,教师可以设计整体性问题,例如:“五颗豆有着不同的追求和性格特点,你最喜欢哪一颗豆子,为什么呢?”通过整体性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快速梳理文章,一边找出豆子们的不同追求,一边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的对比、思考,提高长篇阅读的学习效率。少提解释性问题,多提探究性问题。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教师应当把更多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围绕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探索。少提感受性问题,多提辩证性问题。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向学生提问:“见到李子,孩子们跑去摘,唯戎不动,王戎是否不够机灵?”这些辩证性问题需要学生对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刻。

    尊重主体,提问要“反”。新课标改革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问”才能“会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勤动脑筋思考,积极提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每一堂课都是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课堂上有效的提问正是点燃火把的火种。因此,教师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课堂提问方式,全面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提问中有丰富的体验、主动的思考,使课堂提问教学效果得以充分强化,这样才有利于构建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