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大单元教学模式已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目标导向为引领,聚焦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并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蓬江区杜阮镇贯溪小学 黄杏柳
剖析单元主旨 引导前置学习
教师需深入研读单元内容,把握主题与重点。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为例,教师应梳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课文,找出其中的关联性,并设计前置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分享读过的神话故事及最喜欢的神话人物,讲述他们感兴趣故事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探讨知识点的关联,并设计整体性教学目标。教师应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指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第四单元为例,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文化自信方面,通过《盘古开天地》等故事,讲述中国神话的博大精深;语言运用方面,积累相关词语,提升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方面,对比中外神话,培养辩证思维;审美创造方面,品读优美语句,提升审美能力。这些目标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设计学习任务群
构建学习框架
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呈现,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存在内在关联的任务。以第四单元为例,可设计“神话初探”“神话精读”“神话创造与分享”三大任务群。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索神话世界,既实现知识间的关联,又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群的设计应注重连贯性和深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创造能力提升。
在“神话初探”阶段,教师可通过“快乐读书吧”引入神话,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兴趣,并让学生阅读简短神话故事,初步了解神话特点。在“神话精读”阶段,学生需精读课文,分析故事结构,把握主要内容,探讨神话人物形象,感受其神奇之处。在“神话创造与分享”阶段,学生结合习作要求,创作自己的神话故事,并分享创作成果,相互评价和改进。
实施多元评价 推动教学发展
教学评价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从语言理解、表达、运用等维度展开过程性评价。以第四单元为例,评价学生能否准确理解神话中的成语和句子,能否清晰描述神话人物和情节,以及在创作或交流中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神话语言。通过多元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单元作业应注重趣味和实效,避免给予学生过重负担。因此,教师应设定作业主题,使单元作业以整体形式呈现。以第四单元为例,可设计“理清神话故事,感悟人物形象”的主题作业,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整理课文结构,制作神话人物“身份证”,以及完成“我与神话人物过一天”的写作。这些作业既能巩固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总之,目标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评价、单元作业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调整,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推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