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蓬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更紧之弦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江门人才岛科创示范基地项目完成挂牌出让
为推进执法规范化提供“蓬江样板”
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贡献“新”力量 彰显“新”担当
让更多群众“近”享健康服务
专业人士发挥专业力量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AI公益课堂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蓬江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入选省典型案例
为推进执法规范化提供“蓬江样板”

    □江门日报记者 罗霈 通讯员 余颖 叶英灵

    近日,65个广东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正式发布。其中,蓬江区以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打造规范化执法样板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行政执法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基层法治建设的示范标杆,为推进执法规范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蓬江样板”。

    近年来,蓬江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深化,采取“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突出四大综合、实施N种监督”的“1+4+N”工作举措,形成科学规范、权责清晰、专业高效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参与编制的《广东江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和服务标准化试点》被列为司法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白沙街道和杜阮镇执法办被选为全国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现场教学点,获司法部充分肯定。蓬江区代表队连续三年在江门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中荣获佳绩。蓬江区在全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上介绍“蓬江经验”,获得了上级充分肯定。

    创新改革落实机制

    近年来,蓬江区把稳改革方向,抓实改革统筹机制,牢牢把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条主线,强化党委主导作用。区委依法治区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制度先行、以标杆引领,出台制度文件,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流程系列指引,实现全流程规范管理。

    各镇(街)党(工)委加力推进改革,创新改革落实机制。统一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由镇(街)党(工)委书记担任主任,统一领导和指挥辖区各类执法工作和执法力量,协调解决疑难问题。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党支部,打造“红色充电站”“红色长廊”等党建阵地,探索综合执法“党建+”新模式,切实增强基层执法力量“战斗力”。

    精准赋权 建强队伍

    各级各部门精准下放职权事项,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要求,梳理并公示下放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职权事项501项,建立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对专业性较强或无法有效承接的职权事项按程序研究收回,确保精准赋权。同时,有力建强执法队伍,下放行政执法专项编制,推动微网格人员融合,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实现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

    蓬江区重视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创新的“导师制”培训模式获全省推广,聘任37名执法业务骨干组建“导师团”,推行实地带教、专题培训、执法“大比武”等多种实训模式,有效提升队伍能力素质。

    坚持执法为民理念。近年来,蓬江区变末端执法为主动服务,引导商户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同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实施减免罚清单制度,推动“两书同达”信用修复业务指导前移,营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

    此外,蓬江区勇于创新数“智”赋能,通过推动“粤执法”办案平台应用全覆盖,打通12345热线与“粤执法”数据融合,实现执法流程标准化、执法办案智能化、执法全过程留痕。截至目前,各镇(街)应用“粤执法”平台办案2.7万余宗,平台办理案件平均数、人均办案量位居全市前列。

    构建基层执法监督新格局

    目前,蓬江区已逐步构建出“区政府+区级部门+镇街+司法所+其他监督力量”的“4+X”基层执法监督新格局。

    全区坚持“由上至下”实行区级进驻式执法监督,由区司法局和下放职权部门组成监督检查工作组,聚焦改革痛点难点,面对面为镇(街)把脉问诊,着力发现和解决基层执法中的突出问题,提升执法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纵向到底”做实镇(街)司法所一线监督,切实发挥司法所在行政调解、矛盾排查工作中便于掌握基层情况的优势,依托司法所对镇(街)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清单式”“伴随式”执法监督,强化一线监督“微探头”。

    此外,蓬江区通过“内外联动”凝聚社会监督合力,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延伸监督触角,出台《蓬江区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工作办法》,选定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6个,行政执法监督员5人,以社会监督促进政府层级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通过“末端治理”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强化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行政复议、行政审判、检察监督的衔接互动,组建执法监督人才库,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工作会商、联合调研、争议化解等方式,形成法治监督合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