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圩,有一间别具一格的工作室——黄先生工作室。这间外表朴实无华的工作室,内里蕴藏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缩景观世界。工作室两侧橱窗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微缩景观,从塘口天下粮仓到方氏灯楼再到开平骑楼,每一个模型都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于真实场景中。在工作室中央的工作台上,工作室创始人、微缩景观艺术家黄蔚埋首于微缩景观制作中,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日前,记者走进黄先生工作室,聆听黄蔚与微缩景观的故事。
文 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图 受访者提供
源于热爱
“小小”作品走出国门
微缩景观是指将现实世界已存在或已有过描述的场景,按照一定比例等比缩小,用各种材料制作而成,向观众展示的模型。
“我的父亲以前当过文艺兵,那时候歌剧团的道具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我的父亲就爱捣鼓点手工。”在父亲的影响下,黄蔚从小就喜欢动手制作东西。“一开始就是随便捏一捏,虽然作品不精致,但那份成就感让我乐此不疲。”黄蔚回忆道。
2003年,黄蔚决定全身心投入微缩景观制作。在他看来,虽然中国有着悠久的微缩景观制作历史,但在国际上知名度并不高。自幼在传统文化熏陶中长大的黄蔚,决心将中国微缩景观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那时候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没这么发达,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想办法去学习。最初,我要花8个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后来时间慢慢缩短,现在几天就能完成一件。”黄蔚说。
让黄蔚声名鹊起的,是作品《头文字D》。作为模型圈备受追捧的文化题材,动漫《头文字D》的周边产品琳琅满目,黄蔚凭借丰富的模型制作经验,开发出一套《头文字D》主题拼装场景套装。这套作品意外地被一位日本友人相中,从而开启了黄蔚的微缩景观“出口”之路。此后,由他制作的《灌篮》《柯南》《哆啦A梦》等动漫作品的微缩场景纷纷走出国门,受到海外受众的欢迎。
“虽然国外的微缩景观艺术发展成熟,但是在纯手工制作的工艺水准上,我敢说,国外很少有人能达到我的水平,这也是我的作品能大卖的原因。”黄蔚自豪地表示。
坚守初心
培养下一代接续传承
2022年,黄蔚决定将工作室搬迁至开平市塘口镇。“我一直喜欢四处取材,开平塘口的碉楼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决定在此扎根。”为此,黄蔚甚至婉拒了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邀约。
在开平,黄蔚的创作灵感如泉涌般,他接连创作了方氏灯楼、天下粮仓、骑楼等一系列精美绝伦的微缩景观,这些作品以极高的还原度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众多游客的惊叹与赞赏。“很多人想购买这些作品,但我大多数情况下都选择不卖。我希望通过它们激发更多人对微缩景观的兴趣,尤其是孩子们对微缩景观的学习热情。”黄蔚解释道。
“别看很多微缩景观只有巴掌大,但是细节却让人着迷。”黄蔚认为,微缩景观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无需过多文字描述,便能让人一眼读懂背后的故事与情感。“侨乡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微缩景观是很好的载体。”他说。
如今,黄蔚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在微缩景观制作方面我交了很多学费,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我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近年来,黄先生工作室致力于开展研学活动,邀请学生们前来参观,并亲手体验微缩景观制作过程。“这个是8岁孩子的作品,这个是11岁孩子的作品,你看他们做得多好……”提起学生们的作品,黄蔚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欣慰的笑容。
此外,黄蔚招收了不少学徒。“这是一门极具潜力的手艺,只要能够学精做精,出路必然广阔。”黄蔚强调,唯一的要求是必须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黄蔚经常参加国外举办的微缩景观展览和赛事活动。“很多时候,我们的作品不被别人认识和认可,因为大家不了解中国微缩景观文化和艺术。我觉得,培养下一代接续传承,一代代去努力,才能推动中国微缩景观艺术发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