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台山1号”迎首批渔获
全市环境资源案件
“三合一”审判集中管辖
《岭南春早》大型中国画长卷饱含江门元素
再见2024,你好2025!
元旦当天将带来快闪音乐会
恩平启动元旦新春促消费活动
打造具有开平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1 月 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市积极拥抱“大桥经济”,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
打造具有开平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江门日报记者 严建广

    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对此,开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小曼表示,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通道的开通,将极大地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开平市加速实现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和市场互通赢得更多主动权。

    积极探索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4年,开平市在广东省、江门市的大力支持下,获批与台山市联合建设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有利于推动两地农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独特的侨乡文化魅力,为开平市推进试点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陈小曼表示,开平市将以此为契机和新起点,把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作为重大发展机遇和重要发展抓手,按照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要求,统一规划、集中打造,积极探索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具体而言,开平市将做好顶层设计,在江门的统筹下,编制“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开平市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规划、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以科学规划指引县镇村形成合力,推动工作落实。重点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景区游览、酒店民宿、餐饮美食、文化创意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影视、演艺、会展三大新兴产业,延伸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多个农文旅融合产业,形成“5+3+N”产业体系,实现兴产业、活业态、聚人气,让农民不仅享受种植业带来的效益,还能获得加工、休闲旅游等带来的收益。

    此外,开平市还将借鉴工业园区思维和产业集群理念,采用“管委会+公司”的开发模式,依托“邑美侨乡 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塘口、赤坎、百合、蚬冈四镇,规划建设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统筹县镇村力量和资源,完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提升产业承载力,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发展,积极打造“百千万工程”新亮点。

    打通“四链” 拥抱“大桥经济”

    黄茅海跨海通道将进一步畅通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陈小曼表示,开平市将积极拥抱“大桥经济”,纵深推进“改革创新”行动,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着力为承接湾区优质产业资源赢得先机。

    在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开平市将全力支持国家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设。推动实验室于2025年运行取数,在全球率先测得关键数据、产出世界性成果,构建面向全球开放合作的国际科研平台。依托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加强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科技人才合作交流,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政企学研联动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开平市将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水暖卫浴、纺织服装和食品等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落实江门关于八镇联动的部署要求,发挥水口镇、月山镇的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国际卫浴创新基地及共性工厂,加强与中山、佛山在水暖卫浴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协同联动。支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依托翠山湖高新区、赤水机场等资源,结合开平实际开发应用场景,打造具有开平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和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争创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