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心系民生,推动检察工作整体跃升
2025年春运客车票昨日开售
150名江职学子获30万元奖学金
“江门很好玩,下次我还想来”
8个辅助生殖类诊疗项目可医保报销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1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检察机关2024年“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成效突出
心系民生,推动检察工作整体跃升

    □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通讯员 王丹

    2024年12月30日,江门市检察院召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媒体见面会,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我市检察机关2024年以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成果成效。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我市检察机关解决了一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检察工作整体跃升,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并积累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宝贵经验。

    积极回应民生诉求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严惩违法犯罪,在打击涉农村黑恶犯罪、打击养老诈骗犯罪等方面持续发力。

    守护“她”权益成绩突出。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妇女权益保护各类案件280件。

    在老年人群体权益保护方面,江海区检察院为6名老人追回被骗款20万元;台山市检察院通过民事执行监督帮助香港老年人陈某追回拖欠20年的借款,群众为此送来感谢锦旗。

    做劳动权益的守护人。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劳动纠纷领域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19件,目前审结作出支持起诉决定217件,法院采纳支持起诉意见217件。其中,2024全年共办理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支持起诉案件6件。

    对被冒用身份信息进行婚姻登记案件,全市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主管机关撤销虚假婚姻登记,审慎办理以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方式办理婚姻登记行政纠纷案件10件。

    为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去年,我市检察机关建立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建立全市派驻镇(街)检察室,定期到镇(街)综治中心驻点协调解决矛盾纠纷机制,探索建设“枫桥式检察室”,并试点探索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还一体推进轻微犯罪刑事和解、民事检察和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涉检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等工作。

    涉侨纠纷化解“快车道”有了新举措。去年,江门市检察院与统战、侨联等部门联合出台《江门市“侨梦苑”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规范(试行)》,增强涉侨纠纷化解合力。构建涉侨检察服务平台体系,在全省率先创设检侨联络站、侨界家庭教育指导站,开通涉侨检察服务事项办理绿色通道,让侨胞反映司法诉求、寻求司法救济更加便捷。

    全力护航社会经济发展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在涉房地产、网络、金融安全领域持续发力。

    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涉金融领域专项监督,深入了解银行金融机构的司法需求,畅通“民事检察+银行系统”的双向信息通道。为维护社会诚信环境,检察机关通过开展涉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就9件侵犯著作权的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有效遏制不法分子以恶意诉讼非法牟利,维护良好的创新环境。

    为守护好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我市检察机关结合“百千万工程”、绿美江门建设、海洋强市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各领域推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涉农公益诉讼案件87件,督促恢复被毁损的林地、耕地、湿地等128公顷(1920亩)。发现高标准农田存在“非粮化”现象后,发出检察建议22件,推动行政机关申请资金1608万元,督促整治高标准农田近95公顷(1420亩)。

    为守护海洋蓝色生态,去年,我市检察机关办理涉海各类案件64件,并持续构建“检察+N”公益共治格局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江门市检察院、台山市检察院与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签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作机制;台山市检察院与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检察院等七地检察机关会签《大湾区环珠江口红树林湿地物种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持续以高质效公益诉讼检察履职守护海洋生态环境。

    守护特殊群体切身利益

    聚焦特殊群体保护,我市检察机关全方位、全过程优化检察业务,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

    为织密“护苗网”,撑起“防护伞”,我市检察机关针对群众关注和刑事案件中发现的非法销售电子烟、校园周边“抽奖式”游戏泛滥、未成年人文身、强制报告落实等突出问题,共组织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4次,立办涉未公益诉讼案件83件。关注家庭教育指导,利用8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将检察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一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49次,发出督促监护令176份。

    在校园普法方面,我市检察机关去年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巡讲活动,其中普法团队走进江门市明德学校开展模拟庭审活动,学生们在庭审体验中穿上法袍,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获得感和认同感。

    运用大数据手段,我市检察机关精准保障残疾人、低保等困难群体的生存权。去年,鹤山市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模型对碰,成功救助残疾人8人、低保或特困人员5人。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不规范等问题,我市检察机关建立监督模型3个,发现监督线索95条,发出检察建议4份,帮助3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办理残疾人证,推动当地14个职能部门签订《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和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帮助弱势群体走出生理障碍困境、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