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跨界突围,雕刻快意人生
江门“侨”牌越打越出色
充分发挥侨联独特优势
深化侨联品牌项目建设
团结动员侨界力量
支持参与学校发展
新会区侨联助力
马来西亚华人圆寻根梦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4年,市侨联广泛凝聚侨心侨情、侨智侨力,助推侨都经济社会发展
江门“侨”牌越打越出色

    □江门日报记者 张茂盛

    通讯员 黄柏军 宋俏宜

    联谊内外、精准服务、凝聚共识、广交朋友……刚刚过去的2024年,江门市侨联广泛凝聚侨心侨情、侨智侨力,助推侨都经济社会发展,“侨”牌打得更有章法、更有看头、更有感情。

    “侨”牌往外打:侨都更多被看见

    助力增强城市显示度,市侨联聚焦品牌打造、活动举办,着力提升文化交流功能,侨都“朋友圈”不断扩大。

    市侨联推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和广东厨艺技工学校成功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目前江门拥有8个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是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重要平台。从开展“侨连五洲·侨贺新春”到承办2024海外华文媒体广东采访行,从推进“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到与11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全年海内外关于侨都江门的相关涉侨报道超过4000条次,江门故事享誉海外,侨都被更多人看见。

    “侨”牌灵活打:侨资侨智更凝聚

    扮演好“联系人”角色,市侨联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引资引才引智,着力提升经贸合作和侨务智库功能,让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更足,持续发展的“蓄水池”更深。

    通过出访接访、牵线搭桥,市侨联在推动中国—新西兰“两国双园”项目、助力重点侨资企业赴海外对接洽谈合作项目、吸引侨胞回乡兴办企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侨联牵头成立江门欧美同学会、江门侨媛会,做大做强江门侨青会、市留联会,通过不断扩大同事圈、校友圈、同行圈以才荐才,先后成功推荐1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人才计划,引才成果在市直各部门单位中名列前茅;推动成立江门市华侨华人高端智库联盟,发动20多名国(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知名侨领成为首批入库专家。

    “侨”牌依法打:侨益维护更有力

    服务侨胞暖侨心,市侨联以侨界诉求为出发点,着力提升维护权益功能,架设惠侨助侨“连心桥”。

    在继续深化“法+侨”“检+侨”“司+侨”等模式的基础上,市侨联联合金融、税务、卫健等部门打造各类助侨惠侨服务阵地,率先在全省开展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推广便利华侨华人投资税收服务,建设“侨胞之家健康服务中心”;承办的中国侨联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进活动,让依法维护侨益的“江门经验”得到进一步推广;积极向上级侨联争取华侨事业费96.05万元用于帮扶困难归侨、困难归侨子女、低保归侨,以及支持“侨胞之家”、乡村振兴和侨界产业帮扶项目建设。

    “侨”牌纵深打:侨力作用更彰显

    以“百千万工程”为突破点,市侨联着力发动侨界资源参与其中,展现了服务中心工作的“新作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推进“百栋百年侨楼全球招募百个托管”行动、参与侨建筑保育与活化行动,重建侨胞精神家园;支持实施新会古井沙堆旧码头修缮工程,被央视《今日说法》两会特别节目进行专题报道;举办的“江门市侨眷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有效推进了“侨支书建侨村”“侨企助侨村”建设;举办“绿美江门·侨界行动”侨心林义务植树等活动20多场;推荐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项目入选江门市“百千万工程”社会力量协作首批精品案例。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