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托稳困难妇女儿童“安居梦”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5 年 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山多部门链接社会资源、加大帮扶力度,为“百千万工程”增添暖心底色
托稳困难妇女儿童“安居梦”

鹤山市妇联联合团鹤山市委,为温阿姨一家的房屋进行修缮。
鹤山市链接爱心企业为温阿姨一家购置了新的家具和卫浴用具等,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经过修缮,罗婆婆一家原本残旧破败的土瓦房顶变成了新型阳光板屋顶。
团鹤山市委实施“筑梦小屋”项目,对共和镇铁岗村小吕姐弟的房间进行改造,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月2日,鹤山市组织慰问组到多个镇(街)开展困难妇女儿童慰问活动,了解困难妇女儿童住房条件改善行动推进情况。

    走进鹤城镇城西村,一栋有着白色外墙的新房映入眼帘,这是该村67岁村民李阿姨的新家。走进新房,阳光透过窗户照耀新刷的雪白墙壁与光洁的瓷砖地板,屋内显得十分明亮。谁能想到,此前,这是一栋四处漏水、随时有倒塌危险的残旧泥砖房呢?

    “以前,我家的房子十分破旧,遇到恶劣天气,村委会干部都要把我转移到文化室确保安全。如今,在党委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家的房子得到重建,新房住起来十分舒适,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担心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更不用担心房子不稳固的危险,非常感谢大家!”李阿姨说。

    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去年以来,鹤山市多部门紧紧围绕鹤山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要求,多措并举,助力困难妇女儿童、困难青少年改善住房条件,帮助他们实现“安居梦”,有效解决生活难题,为“百千万工程”增添暖心底色。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通讯员 郭柳媚 胡坤怡

    链接多方资源

    让困难家庭幸福感更可持续

    助力困难妇女儿童实现“安居梦”,资金支持是重要基础。近年来,鹤山市有关部门单位积极链接多方资源,为推进困难妇女儿童住房改善工作做好资金保障。

    其中,鹤山市妇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加大对困难妇女儿童的帮扶力度,并争取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例如,鹤山市妇联与鹤山市慈善会联合制定了困难妇女儿童帮扶项目实施方案,由鹤山市慈善会每年从社会捐赠资金中做好预算安排,由鹤山市妇联负责项目策划和帮扶救助对象的认定审批工作,各镇(街)妇联做好相关资金的发放工作。截至2024年,鹤山市慈善会累计对项目投入援助资金51万余元,鹤山市妇联以精准关爱“小切口”护航妇女儿童发展“大民生”,积极开展推进困难妇女儿童住房条件改善行动、“点亮微心愿 幸福送进家”圆梦行动,持续推进“爱心父母大联盟”工作等,让困难妇女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此外,为助力困难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团鹤山市委设立鹤山市慈善会冠名基金鹤山市青少年发展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鹤青基金”项目),通过链接多方资源,积极筹集资金为困难青少年、儿童实施“筑梦小屋”困难青少年家居改造项目(以下简称“筑梦小屋”项目)。

    据悉,“鹤青基金”项目是由团鹤山市委发起,以支持慈善公益事业为目的,在鹤山市慈善会基本账户下设立的非营利性基金,旨在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帮扶工作开展,团结带领好鹤山青年,助力鹤山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该项目共筹集资金14万元。“除了链接多方资源定向捐款,团鹤山市委还通过联合有关部门单位、爱心企业等举办义卖活动,参加‘一元爱心日’活动等方式,为‘鹤青基金’项目注入更多爱心资源。”鹤山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邓大明表示。

    实施修缮工程

    困难妇女住进暖心新房

    “感谢党委、政府帮助我们修缮房子,不仅修好了破破烂烂的天花板,还为我们新安装了窗户、维修了电路、铺上了瓷砖地板。现在,家里不会像以前那样漏风,还变得十分明亮,我们住得很开心!”1月2日,宅梧镇靖村村困难妇女罗婆婆的家属向慰问组表达感激之情。

    据了解,罗婆婆今年92岁,目前与未婚且肢体残疾的大儿子一同居住,老人一家的日常生活开支主要靠低保金维持。此前,她居住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出现房顶瓦片缺失,墙面砖石破损、渗水,木制房梁部分腐朽、破损等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了帮助罗婆婆一家解决住房问题,去年11月,鹤山市妇联联合鹤山市民政局对罗婆婆的房屋启动修缮工程。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罗婆婆一家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原本残旧破败的土瓦房顶变成了新型阳光板屋顶,木制房梁通过钢结构工程换成钢制房梁,同时,外墙增设了多扇窗户,屋内铺设了陶瓷地砖,墙面得到了粉刷。焕然一新的安居房,安全明亮又温馨,罗婆婆一家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

    罗婆婆一家房屋修缮工程的成功实施,是鹤山市妇联深入推进困难妇女儿童住房条件改善行动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去年以来,鹤山市妇联紧紧围绕鹤山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要求,结合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将困难妇女儿童住房条件改善行动纳入“拔头筹、争上游”三项重点工作,制定《关于开展鹤山市困难妇女儿童住房条件改善行动的通知》,指导各镇(街)、村(社区)妇联结合已掌握的困难妇女儿童底册与日常走访,对辖区困难妇女儿童的住房开展摸查、核查,并将拟纳入住房条件改善行动的名单按相关流程上报鹤山市妇联,由鹤山市妇联联合镇(街)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后,最终确定住房条件改善行动的援助对象名单,并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据悉,去年以来,鹤山市妇联通过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一元爱心日”活动等方式,共筹集资金23万元帮助6户困难妇女儿童家庭的房屋进行重建或维修。同时,通过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为45户困难妇女儿童家庭添置家具家电,改善住房条件。目前,6户困难妇女儿童家庭的房屋已全部完成重建或维修,过去破旧的危房摇身变成安居宜居的暖心新房。

    家住龙口镇湴蓼村的温阿姨也是鹤山市困难妇女儿童住房条件改善行动的受惠对象之一。今年55岁的她经诊断为智力二级残疾,目前与儿子和正在上小学的孙子一同居住,家庭生活开支与孙子读书费用主要依靠儿子的打工收入与她的残疾补贴维持。“之前,温阿姨一家的房屋较为简陋,地面没有磨平和铺设地砖,裸露的水泥地面凹凸不平,走在上面容易被绊倒,给温阿姨一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鹤山市妇联办公室主任余丽鸣回忆道。

    去年11月,鹤山市妇联联合团鹤山市委,为温阿姨一家的房屋实施修缮工程,包括对一楼大厅及长辈房、儿童房实施墙面批荡,地面铺贴瓷砖,墙面扇灰刷漆,厕所地面墙身实施批荡并铺贴瓷砖等。同时,链接鹤山爱心企业广东新红阳科技有限公司和箭牌家居集团,为温阿姨一家购置了新的家具和卫浴用具等,大大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温阿姨一家的房屋完成修缮后,我们开展了慰问走访活动,发现温阿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她变得十分健谈、开朗,她的家属也坦言房屋修缮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余丽鸣说。

    据了解,接下来,鹤山市妇联将继续发力,深入推进困难妇女儿童住房条件改善行动,充分链接社会各界资源和力量,加大对困难妇女儿童的帮扶救助力度,积极改善困难妇女儿童的居住条件,不断增强困难妇女儿童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打造“筑梦小屋”

    困难孩子有了舒适环境

    “没想到过去破旧的房间被改造得这么漂亮,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帮助,为我们打造了舒适的学习、休息环境!”日前,“筑梦小屋”项目的帮扶对象、家住共和镇铁岗村的小吕说。

    记者走访小吕姐弟的房间看到,雪白的墙壁与光洁的瓷砖在灯光的照耀下相互映衬,放置其中的崭新衣柜、儿童双层床和书桌,共同打造了一间舒适温馨的“筑梦小屋”。

    记者了解到,在团鹤山市委为小吕姐弟实施“筑梦小屋”项目前,他们的房间不仅较为昏暗,且由于家庭缺乏资金,墙壁只有部分粉刷,部分墙壁处于砖石裸露的状态,已粉刷的墙壁也出现发霉的情况。此外,房间内没有完整的床铺,这给姐弟俩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较大影响。

    据了解,为关心关爱困难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缓解他们的家庭经济压力,同时为困难青少年、儿童打造一个适宜学习和居住的梦想小空间,团鹤山市委于2023年推动实施“筑梦小屋”项目。通过该项目,积极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和力量共同关注困难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在设计和改造困难青少年、儿童的生活学习空间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引导他们更加勤奋学习,增强自信心。

    为更好地推动该项目走深走实,团鹤山市委联合鹤山市民政局、鹤山市慈善会向各镇(街)印发《关于开展鹤山市“鹤青基金”——“筑梦小屋”困难青少年家居改造项目的通知》,指导各镇(街)积极开展困难青少年、儿童的居住情况摸排工作,在经过实地考察和公示后,由团鹤山市委对接鹤山市慈善会的“鹤青基金”项目进行拨款,并由各镇(街)对接施工单位开展相关改造工程。

    “‘筑梦小屋’项目主要面向困难留守儿童、困难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青少年等,同时,其所居住房屋存在未经改造帮扶,房屋所有权为帮扶对象的监护人,或已长期居住超过3年,居住环境较为恶劣,存在老旧、残破等情况,帮扶对象要在思想、学习、劳动、实践等方面表现良好。”邓大明介绍,去年以来,团鹤山市委投入约10万元,为6户困难青少年、儿童家庭建设“筑梦小屋”7间。

    据悉,“筑梦小屋”项目分为硬装、软装两个部分建设。其中,硬装包括对墙面、天花板、地面实施“三面改造”,如重新粉刷、补漏、置换、修缮等,对原本简陋的房间实施空间上的改造;软装则由团鹤山市委链接爱心企业,为“筑梦小屋”添置床、书桌、衣柜等家具,积极改善困难家庭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与希望。“‘筑梦小屋’项目得到了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如广东新红阳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为包括小吕姐弟的房间在内的6间‘筑梦小屋’添置了学习和生活用品,为孩子们的成长增添暖心底色。”邓大明说。

    团鹤山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团鹤山市委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多方力量,为改善困难青少年、儿童的居住条件和成长环境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用实际行动解决困难青少年、儿童的“急难愁盼”,为困难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搭建“爱心平台”

    守护更多儿童健康成长

    家是温暖幸福的港湾。在有效改善困难妇女儿童家庭的住房条件后,如何让困难妇女儿童家庭的生活质量提升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对此,鹤山市积极搭建多个“爱心平台”,通过多方面工作为困难妇女儿童家庭带来更多社会关怀,帮助困难妇女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其中,为更好地营造全社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的浓厚氛围,去年,鹤山市基于原有的“爱心父母”大联盟品牌的工作基础和经验,推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爱心妈妈”行动),通过多部门联合,为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两类女童提供更多关爱与支持,实现“爱心妈妈”与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存在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结对关爱全覆盖。

    据悉,“爱心妈妈”行动由鹤山市妇联负责统筹、协调、发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有关儿童的工作。鹤山市妇联通过联动各镇(街)、村(社区)妇联,对接鹤山市民政局等部门,梳理研判有关儿童信息,系统摸清有关儿童的关爱工作底数,并通过发布倡议书、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做好“爱心妈妈”的宣传招募工作。

    “结合‘爱心父母’大联盟品牌的工作基础和经验,我们号召社会各界有爱心、有意愿、有能力的女性朋友广泛参与‘爱心妈妈’行动,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类型多元的‘爱心妈妈’团队。结合‘爱心妈妈’的结对意愿和自身行业特点,我们指导‘爱心妈妈’以就近、就便、就亲原则,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爱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为有关儿童开展常态化定期探访、关心陪伴、情感抚慰等活动。”鹤山市妇联权益部部长陈慧表示。

    据悉,鹤山市还制定了“爱心妈妈”行动的有关工作指引,形成常态长效的关爱机制,做到“发现即纳入、纳入即结对”,实现“爱心妈妈”与辖区有关儿童的结对关爱全覆盖。截至目前,鹤山市共招募来自社会各界的女性朋友226人加入“爱心妈妈”行动,落实结对帮扶有关儿童155人。

    除了做好困难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关爱,鹤山市还多措并举,助力困难妇女实现高质量就业,让困难妇女儿童家庭提升生活品质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去年,鹤山市依托鹤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就业驿站开设妇女就业公益培训课程,并优先考虑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困难妇女或待就业妇女的报读申请。鹤山市妇联还积极对接有关镇(街)、村(社区),把妇女就业公益培训课程办到基层,为妇女群众创业就业搭平台、强技能、送服务。”鹤山市妇联宣传发展部部长林颖霞说。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