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回家过年
等你
地瓜香 地瓜甜
有一种年味叫“杀猪饭”
煤油灯下的童年时光
《静·待》 乐哥 摄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煤油灯下的童年时光

周虎军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的童年里,电灯也有,但村里经常停电,村民们夜晚照明使用最普遍的是煤油灯。

    我们家用的煤油灯瓶身下面是厚玻璃底座,里面装着煤油,中间有个灯架,架子上的灯芯是一根棉绒条做的,下边浸在煤油里,最顶端是玻璃灯罩,也称罩子灯。别小看这个玻璃罩,它的作用很大,盖上罩子煤油灯亮度立即提升很多,不易被风吹灭,还能让煤油灯显得高大上。

    每到傍晚,最先点亮罩子灯的屋子是厨房。母亲在灯光下炒菜做饭,煤油灯火苗一闪一闪地跳动着,映红了母亲的脸庞。吃罢晚饭,我和哥哥做作业,姐姐洗衣,母亲坐在床头做针线活儿。有时点灯时间太长,灯光慢慢暗淡了,母亲拿下灯罩,用针头轻轻地拨一下灯芯,呲的一声,灯光又明亮了许多。

    上了小学四年级后,学校要求上早自习,我也有了一盏小小煤油灯。我的煤油灯是用空墨水瓶做的,在瓶盖正中间用烧红的锥子钻一个洞,套上在供销社买到的灯芯管,然后在灯芯管中穿入棉线,上面刚露出一点,下面垂入瓶内,在瓶里倒进煤油,浸湿灯芯,便可点燃使用。

    每天清晨,我们三四十个同学围在各自如豆般的灯光下读书,鼻孔被熏得难受,掏一掏满是黑色的油烟。有时,不知道哪个同学的头发被灯火燎到,发出刺鼻的味道,同学们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就在这昏暗的油灯下,我们朗读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读懂了小赖宁的英雄壮举,还干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有时趁老师不注意,我就开始玩煤油灯,用纸卷一个纸筒,套在煤油灯上,在纸筒上剪一个小口,能够起到防风、聚光的作用。有时在纸筒上粘上几个小动物造型,灯光投射到桌面上,小动物栩栩如生,立即展现眼前。

    更有趣的是用煤油灯烧烤,用铁丝做一个支架,架在灯焰的上方,支架上放一个雪花膏之类的铁盒子,作为烤盘。从家中带一些黄豆、玉米等,放在“烤盘”上烤,不停地用木棍搅拌,烤得半生不熟,吃起来津津有味。

    假如说煤油灯是“土气”的,罩子灯是“洋气”的,那么电石灯就是有“灵气”的。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远在外地当工人的叔叔,送给我和哥哥每人一个电石灯,这让我在同学们面前足足神气了好长一阵子。

    我的电石灯有一个铁桶状的身躯,脖颈细长,头部焊了一个去掉注射针尖的铁针头。当电石和水相遇,发生化学反应,马上产生可燃气体,点燃灯头,砰一声,电石灯发出又白又亮的光芒,它的光亮度至少可抵20盏煤油灯,给夜里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光亮。为预防电石灯漏气,还要把电石灯放入盛满水的大茶缸里。这盏电石灯是我的心爱之物,至今我仍保存着。

    现如今,祖国发展蒸蒸日上,每当夜幕刚刚降临,各种各样的灯就亮起来,如同白昼。煤油灯早已随时光的流逝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我依然忘不了童年里的煤油灯,那小小的火苗,温暖着我的记忆,那如豆的光芒,照亮了我的人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