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谢谢你,江门!
我市“双通道”和单独支付药品范围再扩大
25个项目签约落户 总投资73.5亿元
冬日送温暖 爱心传万家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100名精英钓手共襄垂钓盛宴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1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谢你,江门!

    □策划/曹乃付 撰文/蔡昭璐 赵可义

    在“家门口”用上国际药,江门最偏远住人岛实现“用电自由”,“00后”武警挺身救人……回顾这一年,江门进一步夯实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交出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人与人之间,不断上演着温暖人心的故事,诠释着互信、互爱、互助的精神,让每位市民游客都能感受这座爱心之城、文明之城的气息与温度。

    (一)

    过去一年,江门烟火味、人情味更加浓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增优质公办学位,惠及万千学子。

    近两年,主城区普通高中学位相对紧缺,成为不少家长的心病。2024年,我市通过统筹调配、新建学校、增班扩容等举措,缓解主城区学位紧张之困。同时,基础教育学位供给也呈现出蓬勃增长之势。2024年全市累计新增优质公办学位16440个,惠及万千学子。

    ——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用上国际药。

    看病就医无小事。这一年来,我市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推“港澳药械通”政策加快落地。

    2024年12月23日,江门市中心医院开出我市首张“港澳药械通”急需药品处方,意味着“港澳药械通”政策在江门正式落地。“港澳药械通”政策打通了国际先进创新药械快速进入江门临床应用的通道,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际先进的药械服务,对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养老服务,让老人生活更方便安全。

    江门是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市之一,2024年,我市加快建设多元化供给、多业态发展的老年助餐市场供给体系,完成18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让老人生活更加方便、安全。

    此外,我市还引入国企力量,打造江门首家由地方国企建设运营、聚焦于满足居家社区养老需求的综合型服务阵地——江发·悦龄生活馆,为长者提供理疗康养、营养助餐等多项服务。

    ——推进“百千万工程”,偏远海岛实现全天候通电。

    受限于地理条件,江门最偏远的住人岛——台山下川漭洲岛多年来只能依赖柴油发电机供电,且日均供电时间只有夜间12个小时。“用电难”一直是岛民的心病。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江门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2024年10月23日,这个孤岛渔村期盼多年的全天候通电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只能在夜间用电的困境成为历史。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一桩桩、一件件具体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政府的“心头大事”;群众的需求,就是江门完善民生服务体系的风向标。

    (二)

    有网友称,“江门最浓的是人情味”。是的,江门历来是一座爱心之城、文明之城。过去一年中,这座城市的善意和温暖感动了许多人,乐善好施、友爱互助的侨乡美德在大湾区树立了典型。

    2024年6月,珠海李女士首次来江门办理事务,就被这里的人和服务深深打动。回程路上,她在社交平台“小红书”写下千字长文,高度赞扬江门办事人员的热情高效和这座城市的平和善良。文章发布后,收获了大量点赞,不少网友跟帖评论,表示有类似经历,称赞江门是一座温和、善良、文明的城市。

    江门的温度来自于将群众放在心坎上。在这里,“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并不是说说而已。

    时间来到2024年8月,“00后”武警郭子江在台山市筋坑村路遇群众驾车坠河,毫不犹豫挺身救人;32岁的向绍彬在开平市城市广场跳江救人不幸溺亡,广东省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确认其行为属于见义勇为。英雄的事迹,如同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个江门人的心,也激励着更多人去传递这份温情和力量,成为推动城市文明前行的强大动力。

    爱可跨山海、越千里,江门不仅温暖自己,还治愈他人。去年9月,台风“摩羯”重创海南,我市迅速成立突击队,千里驰援海南救灾复产,用行动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1月,范罗冈小学滨江校区与家长志愿服务队携手发起“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一件件饱含着师生温情的衣物被送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第二完全小学。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江门为何善如潮涌?多年来,江门在创建省、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素质得到极大提升。此外,江门作为著名的“中国侨都”,海外华侨华人数量众多,他们的爱国爱乡精神,已经融入城市文明的DNA,影响着一代代侨乡儿女,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感人故事。

    作为加拿大华侨,方君学非常关心家乡教育事业,先后捐资支持开侨中学、江门技师学院发展。在去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中,他再次慷慨解囊,活动认捐善款再创历史新高,充分彰显了侨乡人民乐善好施、友爱互助的高尚情操,以及广大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情系家乡、造福桑梓的深厚情谊。

    2024年虽已走过,但这些暖心的瞬间及力量将留在每个人的心中,伴我们走过新的四季。2025年,让我们继续释放内心深处的真善美,用点滴温柔、良善之举,持续擦亮江门爱心之城的名片,共同推动这座城市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