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五篇大文章”之江门答卷——2025江21/2025-01-27/A07/32161737902573259.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融春风“爽” 侨乡百业“旺”
金融服务下沉 普惠千企万户
聚力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1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山农商银行
聚力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鹤山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深入乡村开展信贷调研。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服务“制造业当家”、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升级……2024年,鹤山农商银行坚定不移地走勤劳金融发展之路,迎难而上、逆势奋进,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以实际行动勇担金融新使命,切实履行了农村金融主力军责任担当,为助力鹤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金融动能。

    今年,该行将以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的总要求,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图 傅雅蓉 黄玲

    凝聚“心”与“力”

    润泽实体经济根基

    去年以来,鹤山农商银行紧跟省市战略目标,围绕总行党委决策部署,持续深入与重点企业对接合作,将金融活水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金融、专精特新等重要领域,深挖上下游金融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匹配差异化的信贷产品,打造“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信贷资金投放精准度。截至2024年12月末,鹤山农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62亿元。其中,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超100户科技企业,投放科技贷款余额约21亿元;发放园区贷款余额近30亿元,覆盖约150家入园企业,有力支持制造业稳健发展。

    该行还充分利用本地政策的风险资金,积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政府风险补偿资金+科创企业用信”业务模式,有效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24年12月末,鹤山农商银行累计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近14亿元。同时,通过不断探索农村新型融资担保贷款,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有效盘活森林资源,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林权贷款余额超8000万元。

    深耕“小”与“农”

    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

    作为扎根“三农”、服务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鹤山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持续聚焦于服务小农户、小商户、小微企业等“小”群体。如积极探索以信用为基础、多种评估方式并举的授信模式,有效解决农村群体因固定资产不足而无法贷款的情况,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建设信用村116个,整村授信超41亿元。同时,围绕“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五大产业、新型农业四大经营主体和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明确金融支持方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改造升级,支持金额超过1亿元;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超100家,支持金额超5亿元。同时,与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深化银担合作,畅通信贷资金“下乡”。

    传递“温”与“情”

    为银发群体暖心护航

    围绕地域特点和老年群体需求,鹤山农商银行在客户业务体验、社会保障卡签发、养老产业等领域一直持续发力,不断提升金融为老服务品质。如以加强网点适老化改造为主,以推出“关爱版”手机银行、“无障碍版”个人网上银行、“大字版”智慧柜台等移动支付服务为辅,进一步提升老年客户服务体验。同时,加强银政合作,以社保卡为载体,做好养老补贴发放工作;2021至2025年,每年定向资助鹤山全市长者食堂建设及助餐项目。

    除此之外,鹤山农商银行积极运用各类信贷产品,向医疗、康养等养老产业链市场主体提供信贷支持。截至2024年12月末,鹤山农商银行支持养老产业贷款金额约2.7亿元。

    自主“创”与“变”

    解锁金融服务新形态

    近年来,鹤山农商银行不断推动业务线上“数字化”,提升服务“信息化”,完善线下“场景化”,坚持“以新突围”,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如构建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创新“大数据+线下网格化走访+熟人评价”模式,完成农村居民信用信息建档超9万户。同时,依托“粤信融”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政府的信息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高效对接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除此之外,设计搭建“户户通”App、“三农易”“小微易”等移动办贷平台和数字化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普惠金融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