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2月6日电 随着各项筹备工作就绪,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7日晚将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届时,亚洲冰雪健儿将齐聚冰城,展现风采,追逐梦想。
本届亚冬会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也是继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和2007年长春亚冬会后,我国第三次举办亚冬会。这同时意味着哈尔滨成为一座“双亚冬之城”。
本届亚冬会为期8天,共设置6个大项、11个分项和64个小项,冰上赛事在哈尔滨赛区举行,雪上赛事在亚布力赛区举行。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在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数量方面均创下赛会历史之最。中国代表团共派出257人,其中参赛运动员170人,将实现全项目参赛。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宁忠岩、女子滑雪运动员刘梦婷将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本届亚冬会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口号,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
开幕式:主分会场相结合
从亚奥理事会与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6日召开的媒体吹风会上可以感受到,哈尔滨已经准备好了!
尽管开幕式仍要等到7日晚,但冰球和冰壶项目的比赛已分别于3日和4日拉开战幕。备受关注的短道速滑比赛也将于7日开赛,本届亚冬会的首枚金牌将在8日产生。
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萨拉姆对本届亚冬会的筹备工作之高效印象深刻。“在不到两年的筹备时间里,哈尔滨从城市层面,从设施层面,严格遵守了所有赛事要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交付了项目,非常高效、专业。”
亚奥理事会副主席、体育委员会主席宋鲁增也给哈尔滨的筹备工作“点赞”,“我想祝贺亚冬组委会,他们的筹办工作做得非常好,要知道筹办时间非常短”。
对于备受关注的开幕式,亚冬会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周巍介绍了相关安排,“开幕式计划总时长约80分钟,其中仪式部分约50分钟,文艺表演、点火仪式及主题歌演唱约30分钟”。
周巍说,本届亚冬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的主题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整体结构上围绕“哈尔滨、中国、亚洲”的地域递进层次进行设计:上篇立于冰城,讲述冰雪文化的精神力量与梦想情怀;中篇立于中国,讲述冰雪运动的燃情时速与全民热潮;下篇立于亚洲,讲述冰雪同梦的情感联结与携手同行。
此外,本届亚冬会开幕式的一大亮点是主分会场相结合。主会场设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分会场设在举世闻名的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今年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特别设计了由亚洲国家/地区代表性建筑组成的主题冰雪乐园,与主会场表演同屏联动,引动亚洲人民共情共鸣。尤其是极具创意和特色的点火仪式,必将惊艳世界。”周巍信心满满地说。
当有媒体记者问到点燃主火炬的火炬手是否确定时,周巍表示:“点火仪式一直是历届赛会开幕式的重中之重,而且大家都非常关注。明天最后一刻我们才能揭晓。”
“他们不能说,也不可能告诉你们开幕式细节的,别问了。”侯赛因·穆萨拉姆的话引起了现场阵阵笑声。
亚洲滑冰联盟主席:
亚冬会场馆设施世界顶级
亚洲滑冰联盟主席张明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亚冬会的场馆设施是世界顶级的。
张明熙对即将开幕的亚冬会充满期待。“中国具有很丰富的赛事举办经验,举办过很多国际大赛,明天亚冬会就要开幕了,相信这里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张明熙出生于1932年,年轻时曾经是一名速滑运动员。“我从事滑冰事业已经超过60年了,参与过12届冬奥会和8届亚冬会,看到这里的场馆设施,我敢肯定,这是世界顶级的。”
相关新闻
短道速滑今日开赛 中国队将全力冲金
新华社哈尔滨2月6日电 第九届亚冬会将于7日开幕,中国短道速滑队6日进行了赛前训练,主教练张晶和队员们都出现在冰场上,进行最后的备战。
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项目将于7日至9日在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综合馆举行,共产生9枚金牌。根据赛程,本届亚冬会首金可能在8日诞生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场。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正是在该项目上一举夺魁,拿下中国代表团首金。
参加本届赛事的12名短道速滑运动员中,只有范可新、臧一泽参加过亚冬会。然而,面对韩国、哈萨克斯坦、日本队等实力强劲的对手,队员们信心满满。
“这座场馆是我第一次拿全国冠军的地方。回到东三省,也算是咱自己的家乡,来到这个场地还是挺温暖的。”24岁的吉林长春小伙孙龙说。
在去年2月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孙龙一骑绝尘,斩获男子1500米、500米、1000米金牌;在随后举行的2024年短道速滑世锦赛上,他又和队友并肩拿下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
孙龙坦言,亚冬会毕竟是本土综合性赛事,压力固然有,但自己不会去想对手多么强大,也不会忽视较弱的对手。“我会根据每一轮的对手去分析自己的打法,能让自己有一个更有利的站位或排名。”
“毕竟是在亚洲的比赛,每金必争!”孙龙说。
对于31岁的老将范可新来说,这是她的第三届亚冬会,她还参加过三届冬奥会,如今显得沉稳从容。
“这些大赛,一届一届让我变得更加成熟,面对任何比赛我都会沉稳地去完成。”她说,“无论是训练还是在赛场,我们都是一个集体。无论谁进入半决赛或决赛,我们所有人的能量都寄予在那个人身上。”比起曾经一心想赢,她现在更希望自己是团队里那个稳定军心的大姐姐——这也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传承。
“大家现在训练非常积极,每天互相鼓励,心态也很乐观。心情愉悦,训练进步也会更快。”范可新说。
主教练张晶的期许,就是队员们能把平时训练的水平带到赛场上。
短道速滑队是中国冰雪运动的“王者之师”,永争第一的决心融入在这支队伍的血脉里。展望2026年冬奥会,孙龙和范可新的答案都是“金牌”。“去米兰,我会希望我们整个短道速滑队能并肩作战、站上最高领奖台。”范可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