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侨都·财智
上一版3  4下一版  
跑企畅贷 “融”来生机
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成功落地首笔“e扩快贷”
恩平金融业如何实现历史性跨越?
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国寿有爱奏响公益强音
切实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2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交出亮眼“成绩单”
跑企畅贷 “融”来生机

    在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上,小微企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创业富民的关键渠道,在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同“紧箍咒”,束缚着小微企业的发展步伐。如今,江门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为小微企业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自2024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全面统筹部署。江门金融监管分局积极作为,会同市发展改革局等相关部门,以高效的执行力推动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截至2025年1月25日,全市累计走访企业36026家,审核申报清单10753条,合计授信8374户次,累计授信金额278.16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文/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三个“靠前” 发力破难题

    为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顺利落地,江门以三个“靠前”展现担当。

    靠前谋划,构建紧密协作网络。江门金融监管分局协同市发展改革局迅速响应,组织对各县(市、区)和全市29家银行机构进行工作部署,成立了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总召集人的工作专班。在推进过程中,多次理清组织架构,梳理工作流程,确保各级工作专班上下联动,落实各方责任。同时,下发专门通知文件,帮助各部门深入理解有关文件精神,建立“一个专班+两个工作联络群”的高效沟通机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靠前走访,深入一线调研。江门金融监管分局协同相关部门,结合企业经营和纳税情况,筛选出65000家重点走访企业,为“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提供有力指引。在走访过程中,江门金融监管分局组织辖区内银行机构主动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比如,在走访江门市某机械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该企业融资现状无法满足新增订单需求,便指导银行增信300万元;走访江门市某陈皮销售有限公司期间,不仅了解用款情况和后续资金需求,还指导银行做好贷款后续服务,助力企业货款回笼。

    靠前督导,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江门金融监管分局督促辖区内银行机构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细化尽职免责制度。同时,引导银行机构树立差异化发展思路,大型银行机构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推出更多县域金融产品;中小银行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小微金融服务;地方法人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格局。

    三个“聚力” 纾困促发展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上,江门金融监管分局通过三个“聚力”精准发力。

    聚力“加速”,优化审批流程。江门金融监管分局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材料,实现能贷快贷。某银行开平支行为广东某管业有限公司制定增信方案,仅用3天就办理好手续并发放500万元纯信用贷款;某银行恩平支行利用大数据快速评估,2个工作日就为农户核定30万元授信额度;在台山市工作专班协调下,某农商银行5个工作日就为企业授信1000万元,解了企业购买生产原料的燃眉之急。

    聚力“减负”,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江门金融监管分局引导银行机构推出首贷、信用贷等产品,并配套利率定价优惠政策。某银行江门分行申请推出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纯信用产品,利率低至2.75%;鹤山金融监管支局督导某农商银行帮助企业增加融资额度,同时降低利率;某银行鹤山支行降低企业贷款利率,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聚力“续贷”,缩短资金接续间隔。江门金融监管分局督导辖内银行机构用好无还本续贷政策,调整授信制度和审批流程。某银行恩平支行快速审批无还本续贷业务,为企业发放19万元贷款;某银行鹤山支行主动为两家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某银行江门分行为企业办理1325万元无还本续贷业务,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江门金融监管分局方面表示,该局将继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持续充实“两张清单”,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小微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轻装上阵,为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